所谓"最牢靠的战略伙伴",在国际政治里常常经不起关税这一纸通知的考验。路透曝出印度因对美加征关税一事"已暂停"采购美制新型武器与飞机的消息--虽随后被新德里急忙否认为"虚假且捏造",但这一风波本身已经刺破了印美关系那层长期被刻意忽视的脆弱面纱,当经济摩擦升级到关税报复,军事合作和地缘安全合作就可能被瞬间"冻结"。
从路透到印度官方嘴脸的一来一回,最值得警惕的不是新闻真假,而是那种把双边关系简化为"交易账本"的治理逻辑。印度原拟采购的"斯崔克"装甲车、标枪反坦克导弹,以及价值数十亿美元的波音P-8I反潜机,都是印方在区域博弈中调整力量平衡、提升海空侦察与反介入能力的重要棋子。一旦这些项目被迫延误或搁置,受损的不会只是几笔订单,而是印度在印太地区的战略韧性与对潜在威胁的应对节奏。
莫迪政府的回应并不出人意料,把美国的关税斥为"不公平",并高调承诺不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这在国内政治上十分讨巧。印度为庞大农业选民基础而设的保护政策,确实是莫迪不能轻易放弃的底线;但把经济争端直接推向军事采购桌,无异于把国家安全当作谈判筹码。任何民主政府在面对选民压力时都会权衡取舍,但把长期战略合作置于短期选票和补贴之下,本就是一种危险的短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