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展开全面关税战的目的是什么?专家多方面解析(2)

2025-04-21 15:44  观察者网

克林顿以及"全球主义"战略家们坚信,这个体制可以确保美国一方面享受美元霸权带来的巨大红利,一方面有效掌控由此带来的贸易逆差。当年希拉里曾向国会议员们保证"美国人永远无需还债"。这并不是因为美国可以无限制印钞,而是因为这个自由贸易体系可以通过四种机制将经由自由贸易流向世界的美元回流美国,形成让美国获利的"永动机"。

其一,利用美元霸权的信用发行美债。各国(尤其是顺差国)通过购买美债不仅可以有固定收益,而且保持其"财富"的高流动性;

其二,美国在融资、信贷、债券、保险、咨询和法律等服务业和高端产品的研发、设计以及制造(知识产权)等方面具有碾压性优势,这使得美国可以在经济全球化中掠取最丰厚的收益;

其三,通过对美元利率的操控,制造"美元潮汐"收割其他国家的财富--如1997-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其四,垄断军工产品市场。

冷战结束后,美国在全世界进一步扩大其安全联盟体系,在制度上确保了美国的军工市场;而美国武器在第一次海湾战争中展现的"跨代"优势更是让美国军火在全球大卖。事实上,这个自由贸易体系确实一度让美国赚得盆满钵满。克林顿政府(1993-2000)成为美国冷战以来唯一财政盈余的政府。

然而,经济全球化的展开--尤其是中国的迅速发展--从根本上动摇了美国在全球贸易体系的盈利模式。

首先,资本的全球化使得美元资本源源不断地从发达国家流入发展中国家以获取资源的最佳配置;由此导致的制造业(产业链)全球化又使得制成品源源不断地从发展中国家流入发达国家以获得利润的最大化。其结果就是,一方面信贷资本以各种"创新"方式加大杠杆以牟取暴利,同时预算赤字的扩张导致了美国债务的激增,从1995年的4.974万亿增加到2008年的10万亿,之后更是飙升至今天的36.6万亿。

尽管"美国人永远无需还债",但却必须支付利息--今天美国每年1.2万亿的债务利息成为最大的财务支出;另一方面则是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外汇储备不断扩大。当今全球12.8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仅金砖国家就持有近8万亿。其他国家持有的巨额美元储备和美国国债,成为威胁美元信誉的"定时炸弹"。

第二,中国的迅速发展,不断打破美国对高端科技的垄断。本世纪初,美国为首的西方营造了一个环保经济的"政治正确",企图通过对能源消费的超前要求来规范--其实是制约--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巩固自己的发达地位。然而,中国为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硬是在新能源领域走出一条新路,奠定了难以撼动的优势。面对美国在高科技领域的种种封锁,尤其是芯片领域,中国也迅速有了突破,确立了由人工智能+新能源引领的"高质量"发展趋势。

第三,中国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决维护自己的金融主权,使得美元潮汐难以收割中国。1997-98亚洲金融危机,美国资本疯狂收割亚洲各国,但唯独在刚刚回归中国的香港败下阵来。欧盟统一市场的建立和欧元的发行,也筑起了一道防止美元潮汐的堤坝。(从这个意义上看,特朗普说"欧盟的成立就是要毁灭美国",某种程度上是正确的)2008年金融危机,美国反而需要中国的帮助度过难关。2016成立了亚投行,从根本上强化了中国在美元霸权体系中的自主权,美元潮汐更加难以攻破中国堤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