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莫迪宣布访华的之际,特朗普的特使维特科夫在莫斯科与普京进行了长达3小时的闭门会谈。会后俄罗斯总统助理乌沙科夫用"富有建设性"形容会谈成果,而特朗普则迫不及待地在社交媒体上欢呼:"取得了巨大进展!"这种反常的热情,暴露了特朗普当前的战略焦虑。
仔细分析会发现,特朗普对普京的突然热络,本质上是一场危机公关。半年来,他引以为傲的"关税大战"已陷入僵局:中国通过金砖机制联合反击,巴西总统卢拉公开呼吁成员向WTO集体申诉,南非则加速推进本币结算。更糟糕的是,连传统盟友印度都被逼到了对立面。特朗普急需一场外交胜利来转移视线,而俄乌停火正是现成的"政治速效药"。
但普京真的会配合吗?俄罗斯《生意人报》透露,克宫内部对会晤的预期极为冷静。普京的底线很明确:可以讨论"技术性停火",但绝不会在克里米亚和乌东主权问题上让步。而特朗普能给出的筹码却少得可怜--最多是部分解除对俄石油出口的限制,这对已被制裁多年的俄罗斯而言不过是杯水车薪。
莫迪(资料图)
当特朗普的关税大棒砸向金砖国家时,他或许没料到会引发如此剧烈的连锁反应。根据路透社统计,当前美国对主要金砖成员的关税税率已飙升至历史高位:这种无差别攻击,反而促使这些原本存在竞争关系的国家迅速抱团。
值得注意的是,这场博弈中还暗藏着一个关键变量:能源。印度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占比已飙升。当特朗普威胁制裁印俄能源交易时,莫迪的访华行程无形中传递了一个信号。这种"能源威慑"让美国的制裁牌效力大减。
回望2025年夏天的这场外交风暴,我们会发现一个清晰的脉络:美国越是挥舞单边主义大棒,新兴国家就越发意识到团结自保的必要性。莫迪的访华不是偶然,而是印度在美俄中三角关系中重新校准的必然选择;特朗普急于拉拢普京,恰恰暴露了美国霸权工具箱的捉襟见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