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开国后的数十年里,府州城的折家将成为北方边境的守护者,他们屡次与辽国、西夏交战,功绩显赫。然而,这个看似家族荣光的背后,却隐匿着复杂的历史背景和无尽的恩怨情仇。
在北宋初期,折家原本与西夏同属于党项族,在历史的长河中却逐渐走上了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早在北魏时期,鲜卑人融入中原后逐渐分化成为多个族群,其中一支便是后来的党项族。折家与李氏同源,同属党项一部,隋唐时期,党项人一度依附于西北的吐谷浑。然而,在唐贞观九年,唐军击败吐谷浑,党项失去了重要盟友,沦为唐朝与吐蕃夹缝中的棋子。
随着历史的推进,安史之乱后,大批党项人被迫东迁至陇右。再后来,党项分裂成两支:拓跋氏一支迁往夏州地区,而东迁的折氏一支定居于陕西与内蒙古的交界处,这里成为后来众所周知的"缘河五镇"。北汉、后晋、辽等各方势力的更替中,折家不断在夹缝中求生存,并逐渐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