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宝妈在出售劳力士手表后收到32万元款项,随后账户被冻结,可能与诈骗赃款流入账户有关,属于典型的"二手奢侈品交易洗钱"陷阱。以下是事件的可能背景、法律分析及应对建议:
1. 事件背景与冻结原因
诈骗分子利用二手交易洗钱:诈骗团伙常通过购买高价值商品(如名表、奢侈品)转移赃款。卖家收到款项后,因资金被警方认定为涉案资金,账户被冻结。
宝妈可能遭遇的情况:
买家可能伪装成"爽快客户",绕过正规交易平台(如闲鱼),要求直接转账。
32万元款项可能来自电信诈骗受害者,警方为追查资金流向冻结账户。
若买家身份不明或失联,卖家可能面临"财货两空"风险(表被取走,钱被冻结)。
2. 法律分析
账户冻结的法律依据:
根据《反洗钱法》和《刑事诉讼法》,警方有权冻结涉嫌犯罪的资金账户,以阻断赃款流动。
若卖家能证明自己属于"善意取得"(即不知情且交易合法),可申请解冻,但实践中举证较难。
可能的法律后果:
若无法证明交易合法性,卖家可能需退还32万元"赃款",即使已用于生活开支。
极端情况下,若被认定为"洗钱共犯",可能面临刑事责任(但普通卖家通常不构成犯罪)。
3. 宝妈的应对措施
立即行动:
1. 联系冻结机关(通常是异地警方),提交交易证据(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物流信息等)。
2. 寻求律师帮助,通过法律途径申诉,避免被动等待。
3. 避免动用冻结资金,否则可能被要求全额退还。
长期解冻可能性:
若案件复杂,解冻可能需要数月甚至更久。2025年新规规定,冻结最长不超过3个月,但实践中仍可能延长。
如何避免类似风险
交易时:
坚持平台交易(如闲鱼、得物),避免私下转账。
核实买家身份(要求身份证、实名手机号、视频确认)。
分批收款(定金+尾款模式,降低单笔金额风险)。
警惕异常行为:若买家坚持多人转账、拒绝平台交易,立即终止合作。
宝妈若因卖表收32万后被冻结账户,需尽快联系警方提交证据,并咨询专业律师。此类案件通常需较长时间解决,部分卖家最终需退还"赃款"。未来交易务必选择正规渠道,避免成为洗钱链条的"无辜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