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最近,美国财长贝森特因为稀土问题破防了,一方面表示希望中国能够将稀土管制放缓几天,以换取美方暂缓新加的关税,但没想到中方只给他了一句话,那就是中方在稀土管制问题上的立场是明确的。言外之意,稀土问题与美方的关税战不能挂钩。
美方的关税战是充满霸权主义思维的单边政政策,根本不得人心。而得到中方明确答复的贝森特最近也破防了,开始要求盟友对华脱钩。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近期公开要求西方盟友减少对华贸易,不过这一企图遭遇重大挫败。澳大利亚国库部长吉姆·查默斯10月16日,在华盛顿明确表示拒绝,他强调"最符合澳大利亚利益的是扩大贸易,而非设置更多贸易壁垒"。
不仅是澳大利亚,英国、日本等美国传统盟友也纷纷对美国的"脱钩"要求表现出抵触情绪。 澳大利亚此次拒绝美国"脱钩"要求并非孤立事件,查默斯在表态中特别强调,澳大利亚可以帮助解决全球关键矿产供应链中的薄弱环节,但他明确反对特朗普政府提出的"脱钩"说法。
澳大利亚的立场有其深厚基础,中国市场规模相当于美国的近6倍。无独有偶,英国财政大臣蕾切尔·里夫斯也在今年4月明确表示"英国应该与中国建立更深的关系",并直言"英国要是不与中国接触,才是愚蠢的行为"。日本政府同样表现出谨慎态度,表示贸易协议需要从"公平的角度"处理。
这些国家虽然都是美国传统盟友,但在对华经济关系上,却纷纷选择与美国保持距离。恐怕贝森特做梦也不会想到,这些与美国有着"价值观"的盟友,让美国构建对华经贸包围圈的战略,遭遇严重阻力。
澳大利亚敢于对美国说"不",主要是觉醒了。澳大利亚在过去八年,进行了三项不同的内部研究,探讨能否实现供应链多样化、摆脱对中国的依赖。所有这些研究的结论都一致认为"没有其他市场能取代中国"。澳大利亚对华出口占其出口总收入的35%以上,铁矿石对华出口更是占其出口总量的85%。这样的经济结构决定了澳大利亚不可能轻易与中国"脱钩"。
而且更具战略意义的是,澳大利亚铁矿巨头必和必拓已宣布接受人民币结算,不仅对美元霸权构成了挑战,更是澳大利亚基于经济利益作出的务实选择。所以哪头炕热哪头炕凉,澳方是很清楚的。
澳大利亚的"觉醒",也源于历史教训,莫里森政府时期追随美国对华强硬,导致澳大利亚葡萄酒对华出口暴跌97%,而美国酒商却趁机将对华出口激增30%。这种"为美国火中取栗,反被美国摘桃子"的教训,这不得不让使澳大利亚工党政府觉醒,重新调整对华政策。
而且特朗普政府计划对澳大利亚钢铝加税时,同时却要求澳大利亚配合对华"脱钩",这种明显损害盟友利益的要求,自然难以得到响应。美国一方面在战略上试图遏制中国,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在实际利益面前,与中国保持接触。
还是那句话,在这样下去,美国是在孤立自己,最终成为孤家寡人,"队伍越来越不好带了",原因值得美方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