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外卖平台的新一轮竞争起于今年2月,当时,京东以"0佣金+百亿补贴"策略高调进军外卖市场,一举打破美团和饿了么长期主导的行业格局,这个电商巨头的入场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千层浪。
随即,饿了么联合淘宝闪购投入500亿元补贴迎战,美团也跟进"0元购"等促销活动,一场"史诗级补贴大战"就此爆发。
短短数月内,外卖行业出现前所未有的奇观:0.01元的奶茶、3.9元的咖啡充斥平台页面。消费者疯狂下单,平台订单量飙升至历史峰值--美团单日订单突破1.5亿单,淘宝闪购也达到惊人的8000万单。
但是"补贴大战"的背后,商家却为商品"埋单"。据有关报道,当消费者享受着0.01元的奶茶时,商家却在默默吞咽苦果。平台补贴的70%以上成本由商家承担,一个42.9元的订单中,顾客仅支付0.01元,商家却需倒贴27.9元。
表面上,低价商品让消费者似乎获得了短期优惠,能够以极低的价格享受美食,但实际上,这种行为严重扰乱了市场价格形成机制。某第三方检测机构数据显示,近半年外卖食品抽检不合格率同比上升 12%,其中超七成问题与低价竞争导致的原料降级直接相关。
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7月18日,市场监管总局约谈了饿了么、美团、京东三家外卖平台企业,要求它们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等法律法规,落实主体责任,规范促销行为,理性竞争,以构建多方共赢的良好生态,推动餐饮服务行业规范健康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