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廊坊一个村子里,荣某的日子过得憋屈。他觉得自己的家被一个叫陈某的同村人给搅散了,妻子郑某跟陈某走得不清不楚,最后两人离了婚。更让他受不了的是,村里人看他的眼神都变了,背后指指点点,闲言碎语像刀子一样扎心。荣某咽不下这口气,一纸诉状把陈某告上了法庭,索赔15万精神损失费,还要陈某写道歉信,贴在村公示栏里整整30天。他就是要争这口气,让所有人都看看,谁对谁错。

精神损失索赔为什么难
这案子开庭,荣某拿出的东西可不少。最扎眼的是三份保证书,都是陈某亲手写的,白纸黑字签着名。保证书里,陈某承认自己打扰了荣某的婚姻生活,保证再也不跟郑某联系,再犯就承担责任。除了这个,还有微信聊天记录、抖音私信,甚至录音视频,证据链看起来挺完整。荣某觉得,铁证如山,陈某这第三者当定了,赔偿道歉一个都不能少。陈某在法庭上却另有说法,他承认保证书是自己签的,可辩称那只是保证"联系",没承认有"不正当关系"。他觉得荣某拿不出他"出轨"的直接证据,离婚这事儿更赖不到他头上。至于15万的精神赔偿,陈某更是不认,他说荣某光说自己痛苦,有什么证据?病历?诊断证明?什么都没有,空口白牙就要钱,哪有这种道理。
法院最后的判决,有点意思,可以说是各打五十大板,又好像不是。法官判了,陈某必须向荣某书面道歉,而且这道歉信得在村公示栏里贴上30天。这说明法院认可了陈某的行为确实不当,在人家婚姻存续期间,反复跟人家妻子联系,还写下保证书,这本身就破坏了别人的家庭安宁,给荣某造成了困扰。公开道歉,这是给荣某一个说法,挽回他在村里的颜面。可那15万的精神损失费,法院一分没支持。
法官的理由很明确,荣某的证据能证明陈某行为不当,但证明不了陈某的行为就是导致离婚的直接且必然的原因。婚姻的破裂往往是复杂的,不能全怪在一个人身上。另外,荣某说自己精神痛苦到什么程度,也没拿出什么实质性的证据来证明,光靠嘴说,法院没法认定那"严重"到需要赔偿15万的程度。这个判决,让荣某拿到了他最想要的"面子",却没拿到他想要的"票子"。
这场官司下来,有人觉得荣某赢了,毕竟第三者公开道歉了,在大庭广众之下认错,这比钱重要。也有人觉得他输了,费了半天劲,15万打了水漂。
这事儿也给很多人提了个醒,遇到这种事,想用法律武器维权,光有情绪和委屈还不够,证据得硬,逻辑得通,还得证明对方的行为和你的损失之间有直接关系。有时候,法律讲的是证据,不是道理。一个公开的道歉,或许真的比金钱更能抚平人心的伤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