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其实牵扯到全球产业链的大格局。中国在稀土领域积累了几十年,技术上领先一步,美国那边矿藏不少,却卡在加工环节上。此事从2023年开始闹腾,到现在2025年,还在拉锯。
美国稀土储备优势难发挥
美国稀土储量全球第二,仅次于中国。根据地质调查局数据,他们本土矿藏够用,但问题出在加工上。从2023年7月中国对镓和锗实施出口管制开始,美国就觉得自家储备能顶住。结果没几个月,五角大楼就坐不住了。仓库里矿石堆着,却提炼不出军工需要的材料。全球九成稀土加工产能在中国手里,美国企业想自力更生,设备和技术都跟不上。
特朗普2025年3月20日签行政令,要加速国内矿产开发,用国防生产法给企业注资,还许诺税收优惠。可实际操作,运输成本高,技术工人流失严重。加州芒廷帕斯矿是他们主要来源,矿石运到德州厂,费用比从中国进口贵好几倍。环保法规也卡脖子,工厂建起来没那么容易。
而乌克兰和刚果金这些地方,他们试着合作换矿权,但当地局势不稳,国会又不批资金修基础设施。澳大利亚和日本帮忙加工,精矿纯度低,报价高,还得绕道马来西亚用中国技术处理。产业链上,美国只掌握前几道工序,后面的分离和提纯全靠进口。F-35战机每架用几百公斤稀土,爱国者导弹制导系统缺了钕磁铁就废了。中国2024年12月3日禁止对美出口镓、锗和锑后,美国半导体和军工供应链直接断档。特朗普团队想从废旧设备回收稀土,或用3D打印减量,但这些项目还在实验室阶段,短期内解不了渴。
中国技术垄断成关键点
中国稀土技术不是一蹴而就,过去三十年,美国把加工环节外包给我们,我们一步步优化工艺,现在全球九成产能在这里。2023年到2025年,中国陆续对镓、锗、石墨、锑和中重稀土如钐、镝实施管制,这不是随意为之,而是维护国家安全和产业链稳定。特朗普那边2025年4月15日发行政令14272,用232条款调查关键矿产进口,想用关税和补贴建国内厂。但熔炉设备还得从中国买,冷战时期的图纸都丢了。
全球供应链织成网,美国军工离不开中国部件,下个月江西厂的货一断,无人机装配都成问题。中国这招戳到痛处,美国过去仗着矿藏多,却忽略技术积累。2025年4月4日,中国对七种稀土元素和磁铁加强出口许可审查,作为对美国关税的反制。这让美国企业头疼,半导体"粮食"短缺,芯片缺陷率上升。这种你来我往的博弈,根源在技术垄断上。中国靠积累筑墙,美国撒钱想撞开,却缺少基础材料。
未来博弈需寻求新路径
而这场稀土拉锯,没有赢家。美国持钞票和军力想突破,却发现自家后院没梯子。中国技术升级快,15年窗期够我们拉开差距。特朗普团队2025年7月给MP Materials合同,建立"矿到磁铁"链条,但进展慢,国防部资助的电磁炮项目还停在PPT。美国从2023年到2025年,试着和盟友建加工枢纽,日本减依赖到60%,目标2025年底下50%,但美国跟不上。
除此之外,回收废硬盘和3D打印是方向,特朗普上台后动作频频,但现实是军工企业车间停工,中国管制是为长远考虑,维护国家利益。未来,双方还得谈,互惠才能走远。特朗普得明白,矿多没用,技术是王道。虽然博弈还会继续,但合作比对抗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