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AI霸权的核心武器是GPU(图形处理器),而GPU的生产当前高度依赖台积电。此外,GPU也需要HBM(高带宽存储)提供显存支持。
随着全球AI军备竞赛白热化,晶圆生产、HBM的供应已成为英伟达产能扩张的最大瓶颈。三星,则是英伟达晶圆生产、HBM第二供应商的最佳选择。
与三星会长李在镕的会面,本质上是一场"供应链保卫战"。黄仁勋需要确保在未来的产能竞赛中,英伟达能获得最稳定、最顶级的"弹药"供应,将供应链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当年我使用三星GDDR(显存)的时候,你还是个孩子。"黄仁勋如此调侃李在镕。
这句调侃,与其说是前辈的倨傲,不如说是一句饱含敬意的恭维。其背后,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存储芯片争霸史。
这场开启计算机编程时代的存储浪潮,起于英特尔,20世纪80年代日系诸厂商名震一时,最终却由三星、SK海力士这两大韩系厂商加冕为王,在此后二三十年里牢牢把持着全球存储市场的王座。
这场炸鸡局,不仅为了供应,更是为了市场。特别是在未来推理需求远大于训练需求的情况下,生态和性价比的重要性强于单纯的芯片性能。因此,构建全栈生态从而抢应用市场,已成为各大巨头逐鹿之焦点。
华为昇腾、寒武纪、昆仑芯、摩尔线程、沐曦等中国芯片企业,正联合阿里、腾讯、字节跳动等云服务巨头,全力构建一个自主AI算力生态。虽然目前在单点性能上尚有差距,但上述企业凭借庞大的本土市场和日益紧密的产业协同,正在形成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