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柳白】特朗普政府最近放松对华芯片出口管制,引发外界对中美之间可能达成"科技大交易"的猜测。
彭博社7月17日报道分析,虽然特朗普第一任期曾引领对华强硬风潮,但他本质上是一个"交易型"总统,更注重实际利益。随着中美在外交和经贸领域的互动加快,特朗普可能寻求通过有条件放宽技术管制,来换取中国在稀土供应、市场准入和打击芬太尼等方面的合作,两国可能正朝着达成一系列协议的方向缓慢推进。
分析人士认为,目前谈判桌上摆出了大量筹码,有望促成中美科技"大交易",一旦特朗普觉得某个政策可以当做筹码,换取中国在稀土或其他问题上的让步,他就会这么做。
报道称,就在几年前,拜登政府将出口管制视作一种"新战略资产",旨在帮助美国在先进技术领域对中国保持"尽可能大的领先优势"。但现在,特朗普正在颠覆这一做法。本周,英伟达等科技公司获准恢复向中国出口部分芯片产品。
7月16日,北京,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向记者发表讲话。 视觉中国
这种战略转向激怒了华盛顿的对华鹰派,同时引发一个关键问题:随着特朗普为今年晚些时候与中方领导人会晤铺路,美国将在多大程度上撤回此前以"国家安全"名义,对中美经贸往来施加的一系列限制措施?
"对H20芯片的出口管制显然出现放松,可能预示着未来的趋势。"曾在奥巴马政府任职、现为美国互联资本(Interconnected Capital)创始人的科技投资人许凯文(Kevin Xu)表示,"目前桌面上已经摆出了大量筹码,有望促成中美科技大交易(tech grand bargain),涉及半导体制造设备、稀土、电池技术、AI芯片,甚至是相互市场准入。"
尽管美国距离全面撤销针对中国的出口管制、投资限制与制裁等措施仍相去甚远,但特朗普近期的动作,已经为重新定义世界最大两个经济体之间的关系打开了大门。
就在几个月前,特朗普才通过145%的关税将两国关系推向"脱钩"边缘。其后在日内瓦和伦敦的谈判中,双方达成暂缓加征关税的协议,美国同意降低关税、放宽出口管制,以换取中国出口用于智能手机、电动车和高科技武器制造的稀土磁体。
报道指出,尽管特朗普的第一任期改变了华盛顿对华战略讨论的主旋律,过分强调所谓"中国威胁",但他本人始终是一个交易导向的总统,并不会拘泥于传统国家安全议题。特朗普曾淡化对TikTok隐私问题的担忧,并在竞选活动中欢迎中国汽车制造商在美国建厂。
"他并不执着于对所有领域都实施控制。"欧亚集团高级分析师邱多明(Dominic Chiu)表示,"如果他认为某个政策可以作为筹码,换取中国在稀土或其他问题上的让步,他就会这么做。"
近期中美外长在马来西亚举行了友好会晤,中美财长也可能"未来几周内"进行会面,美媒认为,放松芯片禁令为双方一系列外交互动积累了更多的善意。
对于特朗普政府来说,其目标很可能与第一任期类似:争取中国大规模购买美国产品,以缓解长期的贸易逆差问题。特朗普也可能要求中国在遏制芬太尼方面采取更多措施,他16日还称赞双方已迈出"重大一步"。
特朗普政府还在寻求解决TikTok在美业务的前景问题,并希望中方保证不会将稀土出口管制"武器化"。
2025中国(上海)国际绕线机、线圈、磁性材料、绝缘材料及电机制造展。 视觉中国
报道称,另一方面,中国也有自己的愿望清单,其中包括:全面取消关税(包括与芬太尼相关的20%关税和拜登延续的特朗普时期旧关税)、放宽投资限制,关键是要求美国在出口管制方面进一步做出让步。
前美国驻香港总领事、美国亚洲集团管理合伙人唐伟康(Kurt Tong)表示,拜登政府采取了"小院高墙"的技术限制战略,并且"不容谈判";而特朗普则有不同的重点,他希望展示自己的交易策略能为美国人带来成果。
"他关注的是贸易、赤字、在美国的投资,以及与中国搞好关系。"唐伟康说。
"在华盛顿,欢迎中资这种说法基本是禁忌。"美国智库兰德公司中国研究中心副主任杰拉德·迪皮波(Gerard DiPippo)说,"但如果真有哪位总统会这么做,那肯定是特朗普。"
彭博社16日的一篇报道同样注意到,为力争中美两国之间实现元首会晤和达成贸易协议,特朗普已经"软化对华语调"(Softens Tone on China),缓和了针对中国的对抗语气(has dialed down his confrontational tone with China)。
报道称,自特朗普重新上台执政近半年以来,他已不再絮絮叨叨所谓"美国对华巨额贸易逆差及其造成的失业问题",这种身段姿态上的放低与他仍动用高关税来威胁其他贸易伙伴形成了鲜明对比。目前,特朗普并不关注所谓的"贸易失衡",而是专注于同中方达成类似在其第一任期内达成的采购协议,并赶紧庆祝所取得的"赢学"成果。要知道,在出口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中国今年上半年实现了创纪录的贸易顺差。
不过,知情人士也称,特朗普反复无常的执政策略以及他背离曾承诺过的强硬政策,令其政府内部决策者以及外部顾问感到担忧。本周的一系列事态发展则进一步加剧了外界的担忧--美国此前对华划定的所谓"红线",如今已沦为可谈判的筹码。
7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吉隆坡会见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双方就中美关系以及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了意见。
王毅全面阐述了中方对发展中美关系的原则立场,强调双方应将两国元首重要共识转化为具体政策和行动。希望美方以客观、理性、务实态度看待中国,以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为目标制定对华政策,以平等、尊重、互惠方式同中方打交道,共同找到一条新时期中美正确相处之道。
双方一致认为会晤是积极、务实、建设性的,同意加强外交渠道及各领域各层级沟通对话,发挥外交部门在推动两国关系中的作用,在管控分歧的同时,探索扩大合作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