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泰国宪法法院宣布暂停佩通坦总理职位后,一份民调结果的出炉似乎给了佩通坦又一重击。按照这份民调结果显示,想要佩通坦立马辞职的民众有超4成,想要佩通坦继续执政的只有近2成,现在4比2的局势,佩通坦的情况不妙。
那么民意,会成为佩通坦想官复原职的阻碍吗?答案是肯定的,但对于现在的佩通坦来说,民意绝不是最大的阻碍。为什么?因为民意是一个比较好解决的问题。录音门事件只是泰国人民对佩通坦不满的导火索,深层原因关乎经济、安全等问题,如果佩通坦能解决这些问题,那民意自然就能回来。那么佩通坦官复原职的最大阻碍是什么呢?"深层政府"的不同意态度,绝对是其中之一。在佩通坦没被停职时,柬埔寨前首相洪森就曾表示,他不想和佩通坦谈话,想和泰国"真正掌权的沟通"。这证实了"深层政府"的存在。
泰国政府,包括佩通坦政府都是明面上的政府,只拥有治国理政的职能,生杀大权被宪法法院所掌控。泰国宪法法院拥有罢免总理、解散政党、推翻政府的权力,也就是说,它是一个凌驾于泰国所有政党之上,被"深层政府"掌控的机构。但就是这样一个地位超然的机构,受理了佩通坦反对派政党提交的弹劾总理申请,并选择让佩通坦停职。说明"深层政府"对佩通坦的安排已经做好了打算,反对派提交的弹劾申请只是"深层政府"处理佩通坦的一个由头。尽管目前还不知道"深层政府"的具体打算是什么,但根据泰国的历史经验来看,佩通坦恐怕凶多吉少,能平安卸任,都算是理想结局,更严峻的可能性是面临司法追责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