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5C,就是这个体系里那根最稳的梁。
用更通俗的话讲:有把硬家伙放在案头,谈判桌就能少拍几次掌心。

顺带说一句,阅兵当天的社会反响也很说明问题。
"咱家飞机再也不用飞两遍""这就是咱们中国人的底气"。
5C的四组标签,说的就是这口底气。
"王牌"与"压舱石"如何搭班
然后看东风-61。
它在同一天的阅兵中正式亮相,挂着清清楚楚的"DF-61"标识,搭在16轮运输起竖发射车上,外形路线与"前辈"东风-41有几分神似。
虽然媒体和专家都非常克制,说性能细节尚未披露,是否装载实弹也未确认,连战备状态都还没有官方定论。
能肯定的是,它被广泛解读为东风-41的后续型或补充,强调的,是一种更强的公路机动性与生存能力。
这就是"王牌"的感觉--牌面新、出场亮,但暂时不"剧透"数值。
也正因为如此,61和5C的搭班逻辑反而更清楚了。

其一,平台优势不同。
东风-61从一亮相就把机动性和生存性写在脸上--16轮TEL(运输-起竖-发射车)就是最直观的"身份证"。
机动,意味着在对手侦察打击链不断延伸的今天,发射单元能"隐身于大地纹理",以机动换生存。
生存,意味着核威慑链条的第一环更有弹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