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俄军在沃尔昌斯克发动猛攻。5月3日,俄军突然在沉寂许久的沃尔昌斯克发动猛攻,清除了乌军在伏尔恰河北岸的一个桥头堡阵地,以至于乌军在伏尔恰河北岸,现在仅剩下一个桥头堡阵地。这里需要说一句,这条将伏尔昌斯克市一分为二的伏尔恰河,和上面库拉霍沃西部的伏尔恰河,并不是同一条河流,只是名字相同而已。不过,俄军在同一天,同时在两条伏尔恰河畔发动进攻,应当是一种人为的巧合:就像是白宫今年阅兵庆祝美国陆军的建军节日,偏偏巧合了特朗普总统的生日一样。
当然,俄军的这次进攻,从军事意义上讲,作用也是非常明显的:不仅可以牵制乌军部署在这里的两万多部队,同时,也可以通过这种侦察作战式的行动,找到乌军防线的薄弱点,策应库比扬斯克北部在奥斯科尔河西岸猛攻的俄军,对沃尔昌斯克形成南北夹击的威胁。
总之,随着库尔斯克战役的基本结束,从库尔斯克地区释放出来的兵力,开始加大了俄军在各方向上的进攻力度,虽然侦察作战式的特点比较明显,但在蚕食乌军的有生力量的同时,也能为俄军5月份中旬开始的夏季大进攻确定真正的主攻方向。
而乌军在1500公里的战线上顽强抵抗俄军的凶狠进攻之际,大后方又毫无例外地传来了让他们非常郁闷的消息:英国防长刚刚放风说要邀请乌军参加5月8日的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克里姆林宫的美女发言人扎哈罗娃,就随口评出了一个俄乌民众绝对意想不到,但却最为熟悉不过的金句:到了春天我们就知道,谁在哪里拉屎!
说实话,这句俗的不能再俗的俗语,大部分世人听了,都会有点不知所云的感觉,但冬日里生活在冰天雪地里的乌克兰人和俄罗斯人,却是再清楚不过了:漫天的白雪,可以覆盖一切,可以让一切变得都是那么洁白无瑕,但终归有一天,雪化了,雪下的秘密就全部曝光了。
不过,对于乌军能够参加伦敦胜利日阅兵,乌克兰斯特拉纳网也给出了非常合理的理由:在二战的欧洲战场上,贡献最大的是苏联红军。但这就更让前线的乌军郁闷最,因为,作为苏联红军的继承者,俄乌两军现在正打得热火朝天,谁也不知道,这场战争的胜利日什么时候才能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