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领导人确认参加中国阅兵,中方罕见提出要求,希望多停留几日

2025-08-12 09:23  头条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在即。

根据俄方此前公布的信息,普京将于 8 月 31 日至 9 月 3 日期间访问中国。这一访问行程涵盖了多个重要活动,包括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中俄双边高层会谈以及九三阅兵主场活动。

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在例行记者会上强调,普京此次访华的 "深度和长度",在其过往出访记录中极为罕见。

普京此次访华时间选择在 8 月底至 9 月初,正值国际局势复杂多变之时。一方面,全球地缘政治格局面临新的调整,俄乌冲突虽有阶段性缓和,但地区安全局势依然紧张。

在这样的背景下,普京访华对于加强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中俄在诸多国际事务上保持着高度一致的立场,双方在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等方面有着共同的诉求。

通过此次访问,中俄双方可以就国际热点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协调立场,进一步增强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

另一方面,从经济合作角度来看,中俄近年来在能源、贸易、科技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

俄罗斯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而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市场之一,双方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具有天然的互补性。

此外,随着中国 "一带一路" 倡议的推进,俄罗斯积极参与其中,双方在基础设施建设、互联互通等方面的合作项目不断落地。

普京访华期间,双方有望在这些领域进一步拓展合作空间,推动更多务实合作项目的实施,为两国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继普京确定访华后,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也已确认将访问中国。访问时间为 9 月 1 日至 9 月 6 日,总计六天,访问期间将出席 9 月 3 日的阅兵活动。武契奇此次访华行程较长,这背后蕴含着多重外交考量。

武契奇透露中方希望其将访华时间延长至 9 月 5 日以后。据武契奇表示,中方告知他,会有世界主要领导人将于 9 月 5 日在中国设下晚宴,因此他的访华时间被延长。

虽然目前尚不清楚设宴方的具体身份,但这一安排足以显示出此次访问的重要性和丰富的议程设置。

在访华期间,武契奇或将与普京会晤。塞尔维亚与俄罗斯之间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紧密的联系,但近年来,由于塞尔维亚在欧洲地缘政治中的特殊位置,其与俄罗斯的关系也面临着一些外部压力。

此次若能在华实现与普京的会晤,对于加强塞俄关系具有积极意义。这不仅可以巩固两国传统友谊,还能在一些国际事务上协调立场,提升塞尔维亚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

从经济合作方面来看,中国已经成为塞尔维亚的最大外国投资者,双方的合作项目超过 30 个。此次武契奇访华,有望在现有合作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寻求更多的合作机会。

与普京和武契奇积极确认访华行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韩国政府日前确认,总统李在明不会访华。

今年 7 月,中国向韩国总统李在明发出邀请,希望他出席 9 月 3 日的抗日战争胜利 80 周年阅兵仪式。然而,韩国方面在接到邀请后,沉默了长达 10 天。

直到 7 月 13 日,韩媒才透露,李在明 "很难参加" 此次阅兵,给出的理由是 "行程安排冲突" 和 "外交对等"。

所谓 "行程安排冲突",韩方称 7 - 8 月李在明要访美,之后还得和日本首脑会晤,9 月又要参加联合国大会,实在抽不出时间来中国。但实际上,这一理由难以让人信服。在当前国际形势下,韩国在外交上很多时候都要看美国脸色。

美国近期刚宣布对韩国汽车、半导体加征 25% 关税,这对严重依赖外贸的韩国经济而言,无疑是沉重打击。在这种情况下,李在明政府担心若先去参加中国的阅兵,可能会引起美国的不满,进而在经济上对韩国采取更多不利举措。

而 "外交对等" 这一理由同样站不住脚。韩国总统室高层人士称,2017 年末前总统文在寅曾主动访华,所以现在该轮到中国最高层访问韩国了,这才导致李在明难以前往北京。

但从中国角度看,当年文在寅访华,是因为前任总统朴槿惠执意部署 "萨德" 系统,严重损害了中韩关系,韩国理当主动修复。

如今李在明面临类似情况,前任尹锡悦追随美国,在台海等问题上发表错误言论,让中韩关系降至冰点。李在明虽表示要改善关系,可只停留在口头远远不够,必须拿出实际行动。

李在明拒绝出席中国阅兵,更深层次原因是韩国在外交上过度依赖美国。在李在明看来,美韩同盟优先级最高。

17 号,李在明公开表示 "希望美国不要误以为自己亲华",这一表态时机敏感,恰恰在韩国回应中国阅兵邀请之时,足以证明他在外交决策上对美国态度的重视。

面对韩国的婉拒,中国方面也做出了回应。据悉,中国外长在与韩国相关官员通话时,在听闻韩方拒绝出席阅兵的理由后,直接挂断了电话,并送了韩国一句话:"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需要双方共同维护和推进,诚意至关重要。"

中国一直重视与韩国的关系,将其视为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从贸易往来上看,中国长期是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双方在经济领域合作广泛且深入,韩国的半导体、汽车等产品大量出口到中国,为韩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中国邀请李在明出席阅兵,本就是希望借此契机,进一步增进两国高层交流,推动中韩关系重回正轨。

可韩国此番拒绝,且理由难以让人信服,这让中国看到韩国在改善中韩关系上缺乏足够诚意。

此次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阅兵式,各国领导人的参与情况和态度,充分反映出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格局。

普京和武契奇的积极参与,将为中俄、中塞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新的契机,也有助于推动多边合作在更广泛领域的开展。

而韩国的缺席,则凸显出其在外交决策上面临的困境以及中韩关系当前所面临的挑战。未来,随着阅兵式的临近和相关外交活动的展开,国际社会将持续关注这些动态所带来的影响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