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中国留学生能转回清华北大吗?舆论恐怕不同意!(2)

2025-05-26 11:46  头条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严复。他是被清政府选中到英国留学的,方向是海军技术,回国后,他进入了北洋大学堂,为北洋舰队培养人才。但是,后来一心想进入官场的严复发现,洋学历没有,举中举依然是正道。于是,他先后参加了三四次科举考试,遗憾的是全部落榜。

晚清之所以不认可洋学历,其根源和其对西方文化的整体认知有关。

尽管在战场上屡战屡败,甚至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但是晚清在整体上并不认可西方文化,瞧不上它。只是,对它的技术部分表示认可,认为的确比中国先进,需要向其学习。基于这一点,提出了一个面对西方的基本原则:师夷长技以制夷。

这意味着,晚清并没有出现失去文化自信的现象,依然是高度文化自信的,失去文化自信是民国才发生的,并影响和延续至今。所以,晚清依然将西方文化称之为蛮夷。这也是基于中国传统的文明评判标准,对西方文明进行评判的结果。

这个传统的标准就是义利之辩的标准。尽管西方技术领先,但这只是属于利的范畴。但是另一方面,对于被中国文化中被认为更重要、更本位的义,在西方文化中则是根本性缺失的。中国文化义利兼顾,但以义为本,以利为末,而西方则是压根就不存在义这个维度的概念,只有利,而无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