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专机未落地,特朗普率先让步,美方的大豆,中方终于买了?

2025-10-30 14:39  头条

中国采购18万吨美国大豆,告诉美国一个道理,要想贸易关系缓和,就要按照中国规矩来。

今天我们来看看两个关于中美关系的最新消息,第一个是中国外交部宣布,10月30日在韩国釜山,中方将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会晤,就中美关系和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

第二个新闻是,路透社报道说,中国购买了三批美国大豆,共计18万吨,将在今年12月和明年1月开始装运。

这两个事情结合起来,首先可以确定的是,中国买大豆是为了给中美会晤,提供一定的氛围。

其次这背后的藏着中美博弈背景的深层次逻辑,也就是中国给美国"立规矩"。美国收回对中国加征100%关税的威胁,中国才同意买美国大豆。

跟随特朗普上台之后,挥之不去的一个热搜名词,那就是"美国大豆"。特朗普估计感到很烦,为啥中国就是不买美国大豆呢?偏偏问题在于,这一粒小小的大豆,就难倒了这个全世界权力最大的男人。

今年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大豆量大幅下降,主要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大豆进口国,已经转向巴西和阿根廷等南美供应商,导致美国大豆出口到中国几乎停滞。

去年中国买了2290万吨美国大豆,今年呢?只有1680万吨。而且关键是,这些都是在特朗普4月份上台之前买的,在特朗普上台后,中国几乎就怎么买美国大豆了。

中国这么做就是一招阳谋,大豆这类农产品产业链的工作者,基本都是特朗普的铁杆粉丝,这些人失去了收入,你猜他们会更加支持特朗普,还是反对特朗普?

这就像中国不卖稀土一样,美国知道中国稀土的重要性,但是短期内他们找不到替代品,所以即便对中国稀土出口禁令抓狂,私下还是要找中国协商。

中国第五轮经贸会谈,之所以能够谈成功,就是因为美国取消了对中国的,所谓加征100%关税的威胁。

在此之前美国一直反反复复,说什么要对中国加关税,要对中国禁用美国的软件,要对中国怎么样怎么样,归根结底还是"极限施压"。

当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这些人,坐上了谈判桌,真正面对中方官员的时候,他们就知道了,要想跟中方见面,要想拿到他们想要的,通过"极限施压"是行不通的,要按照中国的规矩来。

至于对于接下来的中美峰会,有什么期待呢?我想的是,这应该是给中美贸易战踩的急刹车,确保中美经贸冲突在可控的范围内。

但是如果说中美完全结束贸易战,那是基本不可能的,美国不会放弃遏制中国,中国也不会自废武功,把"稀土牌"彻底交出去。一句话,未来特朗普执政期内,中美还会保持边打边谈的节奏,不可盲目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