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的道士们,他们与后世的道士有什么区别?(2)

2025-04-23 15:22  搜狐

春秋之时出现了一位人物老子。这位老子在前人研究的道门学问之中,或是融入了更多自己的思考,提出了一些符合时代的理念,逐渐的也形成了独立的一套体系,其名声也在华夏土地上广为传播,比如控制也曾仰慕老子,专门到周王城中去拜会老子。

或也因此,老子的学说逐渐被更多的人知晓,也有更多的人专门来研究老子学问,后来又出现了庄子等等影响深远的人物。从此,因老子、庄子形成的系列学说为基础,便是形成了一门一派,这一派成为诸子百家的重要门派。再到其后,就有了所谓"道"的门派。

当然,原来这个门派是没有门派之说的,因为老子的《道德经》中,第一句话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于是,专门研究道的这些人,就成为了道家的第一批人物。而这些人,更原来的那些巫师、方士们或许还是不同的。老子、庄子更多讲的是理论,而方士、巫师们更多的其实是在讲术法。

但是在汉晋而后,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道士们和方士、巫师们在所习的东西,逐渐融合起来了。在汉晋之后,很多道士就都多少会一些法术之类的东西了。这也是个很奇怪的变化,当然或许也跟张道陵在巴蜀创建五斗米教有关。

张道陵借了战国以来形成的道家理论,继而又借用了战国以来方士巫师们的术法,在一段时间里让道家理论得到了发扬光大。包括在三国时代,我们今天看到的史书典籍里,都已经可以看到很多活跃的道士身影,这些道士也都会法术。

但是,先秦时代推崇老庄学问的所谓道士们,其实很大可能是不会法术的。即便今天有人把苌弘看成是中国最早的道士,但是从先秦时代整个时代来看的话,苌弘其实不算道士,顶多也就是个懂点儿道学、懂点儿阴阳学的大学者而已。

先秦之时,学道的人甚至可能还没有把老子当成绝对的教主。整个时期,学道的人要比后来的道士自由散漫得多。真正的所谓道士,或许是要到张道陵以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