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的威尼斯,海风把红毯吹得猎猎作响,镜头扫过,辛芷蕾站在那儿,像突然被点名的小学生,愣了两秒才确认--没错,喊的就是她。
全票通过的最佳女演员,内地第一人,连新华社都连夜发贺电。
那一刻,朋友圈刷屏的速度比海浪还快,有人激动得原地蹦高,也有人悄悄盯着张颂文的表情,放大、再放大,试图从眉梢眼角抠出点"黑脸"证据。
张颂文确实没笑成表情包,嘴角绷得有点紧,眼神里像藏着一句"原来如此"。
网友立刻脑补了一出宫斗:同组竞争,影后先落袋,影帝落空,失落写在脸上。
可下一秒,镜头切近,他鼓掌鼓得比谁都用力,大拇指竖得笔直,像在给队友打分--这姑娘,值。
情绪这东西,本来就多层,惊讶、遗憾、骄傲、释然,全挤在一张脸上,哪是一句"黑脸"能概括的。
辛芷蕾在台上没哭,声音却抖,说感谢张颂文和冯绍峰,"他们把我逼到了角色的墙角,我才找到美云的骨头。
"这话听着像客套,细想却实在。
对手戏不是独角戏,你递过来一寸,我才能还一尺。
张颂文早年跑组,吃了上顿没下顿,最懂机会的重量;冯绍峰从偶像转型,磨了十年才磨掉油腻。
三个人在片场互相啃戏,啃得满嘴血沫子,才有了今天威尼斯的一声喊。
电影叫《日掛中天》,名字听着像武侠,其实是讲一个女人在债务、亲情、欲望里打滚的故事。
辛芷蕾演的美云,不是苦情牌,也不是大女主,就是普通人在泥潭里扑腾,扑腾得浑身是泥,却还想抬头看看太阳。
评审团说,他们看见了"真实到刺眼的生命力"。
这话翻译过来:没滤镜,没套路,就是活人。
片子刚在威尼斯封神,又马不停蹄杀去多伦多。
有人调侃:中国电影终于学会"两条腿走路",一条冲奖,一条冲票房。
以前要么文艺到观众看不懂,要么商业到评委不想看,现在有人能把两头都摁住。
辛芷蕾的奖杯像一枚信号弹,告诉市场:别老惦记流量,演技也能变现。
至于张颂文,49岁,离"影帝"只差一口气。
业内放话:他迟早的事。
毕竟,连托尼·塞尔维洛那种老戏骨都夸他"眼神里有旧时代的灰尘"。
灰尘值钱,因为真实。
观众早看腻了塑料脸,就想看皱纹里藏着的沧桑。
说到底,威尼斯这一夜,不是某个人的独角戏,是一群人的集体突围。
中国电影这些年,从戛纳到柏林,再到威尼斯,一路小跑,摔过跤,也捡过宝。
辛芷蕾的奖杯,张颂文的表情,冯绍峰的沉默,都像拼图的一块,拼出一个越来越清晰的轮廓:我们不再只是"东方奇观"的供应商,而是能讲人的故事,讲得好到让全世界屏住呼吸。
散场后,辛芷蕾把奖杯揣在怀里,像抱了个发烫的烤红薯。
张颂文走在她侧后方,影子被路灯拉得很长。
没人知道他们说了什么,但风把笑声吹过来,很轻,却够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