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导演去世,享年69岁,代表作《跛豪》《新上海滩》《功夫足球》等

2025-09-13 12:55  头条

"跛豪"之后再无跛豪。

潘文杰走了,69岁,北京,9月9号。

朋友圈刷屏的不是黑白蜡烛,而是吕良伟那张胖到变形的剧照--3800万港币票房、金像奖大满贯,全都写在一张脸上。

很多人第一次记住潘文杰,是因为《新上海滩》。

张国荣的许文强一回头,刘德华的丁力一枪崩掉旧时代,镜头晃得像喝醉,却没人舍得眨眼。

后来才知道,那部戏他偷偷把预算砍了三分之一,只为多留一天拍雨夜码头。

结果那场雨成了港片最经典的"人工雨",连洒水车司机都上了幕后名单。

再往前倒,1982年他还在TVB打杂,《天龙八部》片头字幕里名字小得像蚂蚁。

同事回忆,他天天揣着一本破笔记本,蹲在片场画分镜,被副导演骂"画饼充饥"。

谁能想到,十年后他能把莫少聪和周星驰塞进同一部《龙凤茶楼》,让笑点和飞脚一起起飞。

新加坡那段日子常被忽略。1983年《雾锁南洋》开播,南洋观众第一次发现华语剧也能拍出胶片的颗粒感。

潘文杰后来喝酒时说,其实当时连稳定器都没有,摄像机绑在自行车后座,一路蹬一路拍,抖出来的画面却成了"南洋滤镜"鼻祖。

《奸人本色》是试水,许冠英加董镖,怎么看怎么像乱炖。

票房平平,但圈内人看懂了:这人敢把TVB的节奏塞进90分钟,还留得住观众。

三年后《跛豪》横空出世,吕良伟增肥40磅,拍到一半血糖爆表,潘文杰直接喊停:"胖够了,再胖就成喜剧了。

"金像奖颁奖礼上,他坐在台下鼓掌,镜头扫过,笑得像个刚偷到糖的孩子。

晚年他爱往学校跑。

北电的阶梯教室最后一排,总能看到个戴鸭舌帽的老头,学生喊他"潘Sir",他摆摆手:"叫老潘就行。

"最后一堂课讲的是"如何用三盏灯拍出一整条南京路",讲完把U盘往讲台一扔:"拿去玩,别谢,记得请奶茶。

"

纪录片《香港最后一间戏院》开机前,他拉来一堆废胶片,说要"让年轻人闻闻电影的味道"。

剪片室灯坏了,他就用手机电筒照着剪,边剪边骂:"数码是方便,可胶片有汗味。

"

现在灯灭了。

朋友圈有人发《新上海滩》截图:"许文强死了,丁力还活着,导演先走了。

"底下评论区清一色"今晚重刷"。

其实最该重刷的是《小宝与康熙》,张卫健那句"凉风有信"当年被批无厘头,如今再看,全是预言--信里写着:港片会老,但拍港片的人永远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