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沙停火真的来了?媒体:特朗普在中东还有更大的计划(2)

2025-10-13 14:45  头条

另一方面,美国对伊朗的持续试探与施压,构成了特朗普掌控中东的另一重关键布局。尽管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划下"不许投降"的红线,但美国通过经济制裁、核问题极限施压与内部渗透等手段,已成功制造伊朗社会分裂--改革派呼吁妥协与保守派坚持抵抗的对立日益加剧。特朗普政府显然捕捉到了这种内部松动:6月以伊冲突后,美国甚至秘密会晤伊朗流亡人士探讨政权更迭可能性,这种试探实则是在评估伊朗的抵抗底线。当哈马斯明确"以色列不撤军则不缴械"的立场时,美国刻意弱化伊朗对地区抵抗网络的支撑作用,实则是为最终解决伊朗扫清障碍。种种迹象表明,一旦哈马斯被"驯服",伊朗将成为美以同盟的下一个目标。

在外界看来,"20点计划"之所以难以真正带来和平,核心在于其刻意回避了中东问题的主要矛盾。这份计划允许以色列在加沙保留缓冲区、未设定全面撤军时间表,却要求哈马斯无条件缴械、交出人质,这本质上是将强权逻辑包装为和平协议。特朗普一边呼吁"巴勒斯坦人离开危险地区",一边又默许以色列继续对加沙的轰炸,这种"双标"恰恰折射出美国的真实意图:以"停火"之名固化以色列的既得利益,以"重建"之权掌控加沙未来。内塔尼亚胡连夜开会的背后,是以色列对"安全责任"的垄断诉求。这种诉求早已超越自保范畴,演变为持续扩张的战略野心。从约旦河西岸的定居点扩建到加沙的缓冲区控制,以色列的意图扩张的步伐从未停歇,其最终目标是通过军事与治理双重掌控,实现对中东核心区域的实质性吞并。

不过,以色列的扩张野心与特朗普的掌控图谋,终究难以对抗历史大势。哈马斯"撤军换缴械"的回应立场,八国外长联合呼吁"两国方案"的声明,都显示出阿拉伯世界与国际社会对公正、和平的迫切渴望。卡塔尔学者巴拉卡特的论断一针见血:美国对以色列的纵容正在动摇海湾国家的信任基础,这种信任崩塌恰恰为阿拉伯国家的团结合作提供了契机。更重要的是,伊朗向中俄释放的求助信号,以及上合组织等多边国际平台的崛起,正在冲击美国主导的单极秩序。

历史已经证明,靠强权压制换不来持久和平,靠外部干预建不成稳定秩序。特朗普的"20点计划"或许能换来短暂停火,却无法根除中东的结构性矛盾。唯有阿拉伯国家真正打破分歧、实现战略协同,唯有构建摆脱霸权操控的新的世界秩序,回归多边正义,中东才能真正走出战乱循环,迎来属于自身的和平与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