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节气到,田野里农民都忙着干活,他们在收稻谷跟玉米,地里到处都是金黄色谷穗在太阳要落山的时候晃悠,这时候冷空气往南跑,温度慢慢降下来,秋天的感觉越来越浓,庄稼也到了收获和种的重要时候。
每年农历七月二十,就在白露前后,好多地方把这天叫"押财神节",人们在家里或者田头拜拜,盼着丰收感谢大地,农民可在意这天的天气了,因为和后面收成还有种植计划有关系,民间老早就有各种农谚说这天天气的影响,有人讲"最怕七月二十下雨",还有"七月二十雨下个不停,秋收秋种让人发愁",这可不是乱说的。
要是这天一直下雨,不光当天干活不方便,说不定霉雨天气会一直持续,地里积水土变湿收割和晾晒都不好弄,秋种计划也容易耽误,农民经常得临时改进度,又抢着收又抢着种,压力大了不少,毕竟粮食产量和安全连着,秋雨太多对产量影响大。
要是七月二十是大晴天,家家户户都开心,老听老人说"七月二十晒一晒,圈里粮食堆成山",晴天说明接下来一段时间雨水少,特别适合集中收庄稼,也适合翻地晒地,给秋播做准备,粮食在地里晒得干干的,收成多不说,还容易保存,一年辛苦有了满满收获。
白露的时候,其实是农事和气候的一个"拐弯点",这时候气温变化大,天气变干农民趁着天气好赶紧把收获搞完,一边是地里机器和人干活速度加快,一边是老人在旁边看天气,按照传下来多年的经验,通过风向、云彩颜色还有空气湿度,看是要再等等,还是马上抢收。
这些口口相传传下来的民谚,不是迷信是农民长期和大自然打交道积累的经验,现在生产条件提高不少,可气候对农事影响还是很直接,好多村干部会主动去收集天气信息,告诉村民合理安排收种时间,减少损失。
白露后的农事,不光考验农民眼光和反应,还体现出中国农村"靠天吃饭"的情况,现在科技越来越普及,传统经验和新技术一起,让秋收秋种更稳当、不着急,这时候去农村走走,更能知道丰收多难得,也明白老一辈为什么老惦记着"七月二十的天气"。
每年这个时候,好多农民用自己的办法说明"靠勤劳能换来收成",还接着传那些简单但有用的经验,守着一年的努力和一仓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