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从全国范围内来看,不同地区举行上一轮村两委换届选举的时间安排并不完全统一,有的地区集中在2020下半年,而有的地区则集中在2021上半年。并且,按照政策规定,无论村级组织换届选举的时间安排如何,均需要先选村级党组织,然后再选村民自治委员会。
2025年新一轮村干部换届选举
依据《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第二十一条的规定,村、社区党支部委员会每届任期5年,届满一般需要准时进行换届选举。通常情况下,党支部委员会由党支部党员大会选举产生,然后由党支部委员会会议选举产生党支部书记、副书记,报上级党组织批准。
与村党支部类似,《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十一条也明确提出,村民委员会每届任期五年,届满应当及时举行换届选举。并且,现任村民委员会成员也可参选寻求连任。
基于上述村级党组织与村民委员会每届5年任期的政策规定,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简单的结论,即新一轮村干部换届选举也即将开展,只不过有的地区集中在2025下半年,而有的地区则集中在2026上半年。但是,具体到各个村庄何时会启动投票竞选,则还是以实际为准。
候选人资格"三级联审",主要审查什么?涉及哪些部门?
众所周知,对于"村两委"成员候选人的资格条件,近些年来国家为了"拔高"村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各地也纷纷响应政策号召对于村两委成员候选人的资格条件提出了更严格要求。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村主任、村书记候选人的资格条件还需要进行"三级联审",以确保能够通过选举产生德才兼备的村干部助力乡村振兴,同时提升未来农村基层的治理水平。
那么问题来了,对于村干部候选人资格条件的"三级联审"指的是什么意思呢?主要审查的内容又包括哪些呢?有哪些部门会参与到其中?接下来,围绕这3个问题一一展开介绍。
第一:"三级联审"指的是什么?
①村级初筛
对于符合政策规定的村干部候选人,首先第一步由村级进行初筛,主要审核的内容包括户籍、选民资格、日常表现、工作能力等等基础的信息,主要是为了了解其是否满足参选的条件。
②乡镇初审
乡镇党委/政府部门对候选人的个人背景、违法违纪记录、工作能力等进行全面排查,重点审查其是否有刑事犯罪、党纪政纪处分等问题。然后,对于符合条件的上报给县级进行终审。
③县级终审
由县级组织、社会工作部门、纪检、政法等等多个部门联合,从政治素养、治理能力、财务状况等多维度综合评估,确保候选人具备带领乡村发展的能力,不符合条件的劝其不要参选。
第二:具体来看,主要审查哪些内容?
按照当前的政策规定,对于村干部候选人资格条件的"三级联审",主要审查的内容包括:
①基本条件:户籍、年龄、学历等等基本条件是否符合任职要求;
②政治表现:有无参与非法宗教、邪教活动的行为、是否拥护和支持党的领导等等;
③违法违纪:审查候选人是否有刑事犯罪记录、党纪政纪处分记录等等;
④工作能力:审核和评估候选人的组织协调、解决问题、带领致富的能力是否达标;
⑤财物情况:审查候选人是否存在来路不明的资产以及候选人是否存在经济纠纷等问题。
第三:哪些部门会参与到"三级联审"?
据了解,除了村一级组织、乡镇党委之外,通常还会有县级的组织部、社会工作部、纪委监委、政法委、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统战部、司法局、农业农村局、信访局等等多个部门参与到村干部候选人资格的联审当中。而且,各地还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增加参与联审的部门。
结语
综上所述,在2025下半年,一部分农村地区便将迎来新一轮的村干部队伍换届选举,然后通过投票选举产生新一届村两委领导班子。不过,对于"村两委"成员尤其是像村书记、村主任候选人资格条件的审核各地也将会加大力度,以确保选举产生让村民满意且具备一定工作能力带领全体村民发家致富的村干部,同时为基层治理注入活力,持续不断推动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