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田纳西州军工厂爆炸背后的隐情:谁在监管美国军工危险品?(4)

2025-10-13 10:23  央视新闻

这些机构虽各有明确分工,但却缺少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ATF管炸药是否合法,OSHA管操作是否安全,EPA管污染是否超标,DCMA管军方合同是否合规--没有任何一个机构能统筹全局。每一次事故后,报告都指向"执行失误"或"管理疏忽",但真正的漏洞往往是制度之间的断层。

制度拼装:监管多而不联,改革永远滞后

田纳西军工厂的悲剧再次暴露了美国高危工业监管的核心困境--有机构、无协调;有标准、无整合。

△田纳西州军工厂爆炸物存储区域的入口(资料图)

美国的工业安全体系以部门法为基础,规则繁复而严格,但缺乏一条能在日常监管中串联各方的主线。除非发生重大伤亡事故,各部门几乎不会形成常态化协作。

回顾美国工业史,每一次制度性进步几乎都是建立在血的代价之上。2005年得州得克萨斯城BP炼油厂爆炸造成15人死亡、180人受伤,调查报告直指企业安全文化缺失与监管碎片化;2008年佐治亚州帝国糖厂粉尘爆炸致14人死亡,灾难促成了粉尘防爆法规的完善;2010年代以来,尽管工艺安全管理体系(PSM)不断修订,但其覆盖范围仍未能真正囊括所有高能材料行业。监管的改进始终"事后而非事前",形成了美国工业安全的惯性--事故驱动型改革。

麦库恩镇的灾难,既是一场地方悲剧,也是一面镜子。它让人看到,美国在监管制度上缺乏的是协调性与执行连贯性。灾难面前,监管制度的缝隙比火光更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