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塞武装“专打中国国旗”西方货船扮中国籍,意图绝非偶然

2025-09-29 13:40  头条

胡塞武装封锁红海,外籍船只很无奈,中国旗号成了"免死金牌"。红海危机,中国是否也是受害者之一?胡塞武装又是否愿意给中国面子?

外籍船只,打着中国旗号穿越红海

红海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红海一旦被封锁,将影响全球至少3成的贸易,推升货物运输成本,给广大的消费者和生产者带来非常大的影响。因而如何促使红海局势快速恢复稳定,让胡塞武装放弃对过境红海船只的袭击,就成为了国际社会必须协力应对的难题了。

彭博社报道,很多试图过境红海的船只都公开声明"与以色列无关",除此之外,它们还在国际航运实时追踪信息的"目的地"一栏中,刻意添加了"目的地是中国"、"船上人员均为中国船员"等信息,试图避开胡塞武装的封锁和打击。

彭博社的报道也并非全部都是谣言。

据悉,至少有5艘船只备注了与中国相关的信息。如一艘名为"STONEWELL GLORY"的利比里亚货船,却在"目的地"一栏备注了"全员中国籍"。未经中国政府许可,就肆意打出中国"旗号",这些外国船只真真吃了熊心豹子胆。

可话又说回来,它们除了不停的变换船籍外,也确实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了。《证券时报》透露,受红海局势的影响,从中东到欧洲、印度到欧洲的主要航线的航行时间增加了58%至129%,从之前的17天增加到了39天以上。

为应对航运成本上涨,赫伯罗特、马士基、地中海航运公司、法国达飞海运集团纷纷提高了货运报价。如马士基旗下401W航次报价4703美元/TEU(标准箱),地中海航运旗下的352W航次报价5540美元/TEU,相比较过去的2500元/TEU,运费直接翻了个个。

即便船东和货运公司提高了报价,但亚洲-欧洲航线仍是"一票难求"。考虑到对欧洲的贸易量占到了中国出口贸易总额的18%,红海局势升级,对于中国的伤害尤其深远,对此北京必须得想出应对办法了。

胡塞武装肆意封锁红海,危害世界

对此谈几点看法吧。

其一、他国货船有意"挂靠"在中国旗下,那就随它们便吧,即便前者并不曾向中国缴纳挂靠费或者雇佣中国籍船员。

站在商业角度,胡塞武装针对过境商船的袭击是失智的,若这种风气得不到遏制,那么唯恐更多的国家效仿胡塞武装。

说白了,巴以冲突终究只是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生存之争,胡塞武装作为域外势力,犯不着以破坏全球航运秩序,作为逼迫以色列撤军的理由。

后面的情形大家知道了,联合国通过了谴责胡塞武装的相关决议,随即美英出动战机和潜艇对胡塞武装控制的荷台达等战略中枢执行精准打击,胡塞武装也因此承受了巨额伤亡。

红海被封锁一天,美英就有了出兵的更多借口,而这种形势对于势单力薄的胡塞武装极其不利。

中国没有兴趣参与他国的纷争,就只能保持沉默,对他国货船"改头换面"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胡塞武装若能认清形势的话,就不该站在大多数国家的对立面,尽管自己的某些诉求是合理的,奈何在弱肉强食的丛林社会,弱者只能靠边站。

中国需准备好应对多重挑战

其二、2024年并不太平,中国须作出应对多重挑战的准备。

俄乌战争和巴以冲突都只是世界发生裂变的前奏,毕竟美国及其盟友的实力并未遭到根本性削弱。鉴于美国已将中国列为"直接地缘竞争对手",且美国协同盟友采取了更激进的制衡手段,那么中国的处境或比俄罗斯更加微妙。

例如欧盟开始派员调查中国车企、赖清德成为了台湾地区新的话事人、美国向菲律宾提供战略石油储备,美国议会通过了涉华新法案……看样子美国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甚至不惜冒着开战的风险和中方打对手戏。

而我们要说的是,红海危机升级给中方敲响了警钟:中国的软肋可能在于对外出口,一旦出海的道路被他国或者什么不知名的武装截断,那么后果是十分严重的。为此中方也得做好与某些国家脱钩的准备。

好在中国完成了工业化,且在芯片、半导体、AI、5G领域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假设某一天红海、南海都被封锁了,那么中方只能通过陆路向中亚、欧洲输送商品。事情仍有转圜的余地,只因"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仍不断的在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心里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