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好哪家中国科技企业?中兴、浪潮、中科曙光各有王牌

2025-10-11 14:04  头条

最近科技圈讨论最多的,就是中兴、浪潮、中科曙光这三家企业--有人说中兴的算力网络是"未来通路",有人觉得浪潮的智算服务器是"核心引擎",也有人看好中科曙光的液冷技术能"破解能耗难题"。2025年国内科技产业规模突破28万亿元,同比增长32%,这么大的赛道里,三家各凭本事抢占先机,到底谁能在未来科技竞争中更具话语权?咱们从实际数据和落地案例里,把这事说清楚。

先摸清赛道:未来科技拼三样,少一样都难站稳

要聊三家的竞争力,得先知道未来科技的核心需求是什么。2025年7月工信部发布的《未来科技产业发展规划》里,明确了三个关键方向:算力互通(让不同地区的算力能高效调配)、智能算力供给(满足AI大模型等高强度算力需求)、低碳运营(降低算力中心等设施的能耗)。这三个方向正好对应三家的核心优势,只不过每家的"发力点"不一样。

从市场数据看,2025年1-9月,国内算力互通相关产业规模达8600亿元,同比增长52%;智能算力供给市场规模1.2万亿元,增长65%;低碳科技市场规模9800亿元,增长33%。三个赛道都在快速增长,但对企业的要求不同--算力互通要"网络硬实力",智能算力要"硬件适配能力",低碳运营要"技术创新能力"。三家的王牌,正好卡在这些关键要求上。

中兴:算力网络"铺大路",把全国算力连起来

中兴以前让人印象深的是5G和手机,但现在它的核心王牌是算力网络--简单说,就是搭建一条"全国算力高速公路",让北京的算力能快速输送到上海、广州,甚至偏远地区的企业也能用上大城市的智算资源。

2025年1-9月,中兴算力网络业务营收186亿元,同比增长58%,拿下了国内30%的算力干线订单。最典型的就是今年9月开通的长三角算力专线,中兴负责建设连接上海、南京、杭州的1200公里网络,开通后跨城市算力调度延迟控制在10毫秒以内,比以前的普通网络快了3倍。比如杭州某AI企业,以前要在本地建小型算力中心,成本高还不够用,现在通过中兴的算力网络直接调用上海的智算资源,成本降了40%,算力还翻了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