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步步进逼,赖清德当局三面受敌,岛内产业几乎没有回旋余地

2025-08-10 09:31  头条

面对美国的关税霸凌,赖清德想要继续谈判。然而,美国却步步紧逼,特朗普准备再狠狠宰上一刀,对台半导体加征高额关税,并通过系统性掏空台湾核心产业,将台湾地区彻底改造为服务于美国战略利益的"附庸",最终伤害是仍是台湾同胞的切身利益,这也更加凸显出两岸统一已刻不容缓。

上周,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宣布对全球69个贸易伙伴征收收所谓的"对等关税",具体税率从10%至41%不等。其中,台湾地区被课征20%的关税,这一税率不仅高于日韩的15%,更远超新加坡的10%。这种歧视性待关税政策的背后,隐藏着美国瓦解台湾经济自主性的深层战略。值得警惕的是,新台币近期的异常升值12%,与关税形成叠加效应,造成台湾企业32%的成本激增,这种"汇率+关税"的双重打击模式,显然是经过精心设计的经济绞杀策略。

然而,赖清德却仍想与美方继续谈判。很显然,就连赖清德自己都认为20%的关税税率实在太过离谱。可是,在之前的谈判过程中,他不仅早早亮出底牌,提出零关税、扩大对美采购与投资、排除非关税贸易障碍等一系列迎合美国的方案,还妄图通过 "脱中入北" 来换取美国的支持。但是,美国政府向来奉行 "美国利益优先",不断提出各种苛刻要求,从增加军购到要求台积电赴美设厂,再到如今的高额关税,台湾被美国予取予求,赖清德手中几乎已无牌可打。

更为严峻的是,关税只是前菜,"232条款"才是正餐,特朗普还准备继续狠宰一刀,给台湾地区大放血。今年4月,美国对台半导体的 "232 条款" 调查将在本月中旬出炉,且极有可能进一步加征高额关税。台湾半导体产业在全球占据重要地位,是台湾地区的经济支柱之一。美国对台湾地区产业结构同质化的日本和韩国均征收15%的关税,20%的关税对台湾地区半导体产业将是重大打击,直接削弱其国际竞争力。若美国对半导体征收25%或更高关税,台半导体核心技术与人才资源,将被迫迁移到美国,这对台湾经济造成的损害将难以估量。

据传,为了讨好美国,赖清德还提出追加对美投资4000亿美元,但却无法满足特朗普那深不见底的胃口。因为特朗普真正想要的并非是有限的经济投资,而是要把台积电变成"美积电",从而实现对全球半导体产业的控制。目前,台积电对美投资已从最初的650亿美元追加至1650亿美元,现在又传言将追加至2000亿美元。如果美国再以"232条款"加征25%或者更高的关税,将彻底摧毁台湾的经济自主权。

值得注意的是,在过去四个多月,赖清德对谈判内容讳莫如深,岛内舆论抨击黑箱操作。但民进党却辩解称,台方与美方签有保密协议,在确认最终税率前不公布谈判细节。国民党 "立委" 许宇甄表示,若民进党当局与美国签署涉及降低汽车关税、开放转基因食品进入校园、扩大美牛与农畜产品进口等协议,依照程序必须经 "立法院" 审查或备查,为何谈判过程全被隐匿?显然,赖清德当局的种种行为,极有可能是在出卖台湾利益,以换取自身的政治苟安。

赖清德虽有意与美方继续谈判,但美方的每一分"优惠"都标好了价码。美国对日本关税从24%将至15%,日本付出的代价是开放美国汽车与农产品进口,并承诺对美投资5500亿美元。韩国则以3500亿美元投资加1000亿美元能源采购换取同等税率。欧盟则以投资6000亿美元并购买7500亿美元能源作为交换。赖清德想要美方把关税将至15%,只会让台湾地区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

有观点指出,赖清德宣称要与美方继续谈判,目的在于转移岛内民众的注意力,掩盖其执政无能,从而为其继续推进"拒统谋独"进程争取时间。而特朗普政府也正是看准了赖清德当局"倚美反中"的图谋,把赌注都押在了美国身上,才敢对台予取予求。从对台军售到逼迫台积电赴美投资设厂,再到加征高额关税,美方不掏空岛台湾是不肯罢休的。

如今,赖清德已将台湾经济和社会推向悬崖边缘,特朗普的关税大刀随时可能再次落下,岛内核心产业可能被迫外逃,这将使台湾永久丧失发展主动权,最终伤害是仍是台湾同胞的切身利益。为此,两岸统一已刻不容缓,因为只有实现两岸统一,台湾才能摆脱外部势力的霸凌与剥削,才能在祖国的怀抱中获得稳定发展的机遇,共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