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场狂欢背后,藏着中日零售业最荒诞的魔幻现实:日本师傅教出来的中国徒弟,现在反过来把师傅按在地上摩擦。
一、日式服务的"自嗨式"败退
1996年,当永旺顶着"吉之岛"的洋气招牌登陆广州天河城时,中国超市还在用塑料筐装散装大米。那会儿的永旺就像从日剧里走出来的女主角,自带柔光滤镜:生鲜区有穿白大褂的寿司师傅现捏三文鱼,日化区摆着国内少见的资生堂,就连收银台小妹的鞠躬角度都是标准的15度。
"那时候去吉之岛就像出国旅游。"广州70后陈姨至今记得,当年为了抢十元均一的日本酱油,她和邻居王婶差点在冷藏柜前上演全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