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美国强势出手,中国放开了,连出四记重拳猛击!

2025-10-12 13:37  头条

国庆假期回来,中美贸易战猛然进入到了一个互相放大招的总决战。当美国押上所有手牌的时候,还是稀土成为了中国反击的绝对王牌,中国一口气发出四个出口管制,拿捏了美国引以为傲的全球高科技产业命脉。

10月9日商务部、海关总署连发四条重磅公告,对我国的超硬材料、稀土、锂电池和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等相关物项的实施出口管制。那这释放什么信号呢?那为什么要打这套管制组合拳呢?

中国4连反制,管控猛然升级

这次中国的反击不简单,先是在稀土上重拳出击,从开采稀土的各种设备,到稀土矿本身和浮选药剂萃取剂,再到等几种重要的中重稀土,都有一部分被纳入了出口管制。

又对新能源的心脏锂电池出手,把高能量密度的锂电池本身以及生产它的正负极材料相关的设备和技术全部加入到管制名单。

最后还管了一下工业的牙齿超硬材料。

等管制生效之后,出口这些宝贝就要先拿到放行条才行。一句话,这将会对海外的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投下一枚震撼弹。

稀土会影响汽车、军工、半导体等多个产业,因为中国稀土的产量占全球七成,并且加工能力更是有全球垄断的实力,全球93%的稀土都要运到中国来深加工,这波把开采设备和相关的药管一管,就可以让中国在稀土券的统治力更加稳固和持久。

又比如说锂电池,70%都是在中国制造的,咱们同样有话语权,德国、美国这些汽车强国想搞新能源汽车,要找中国买,锂电池上面中国锂电池的出口金额高达2450亿,暴涨25%,已经成了出口增长发动机,而这次的管制直接把电池、材料、设备、技术都管了,对海外新能源产业会有很强的震慑力。

原因官方已经说的很清楚了,主要就是因为这些东西普遍都有军民两用属性,咱们要管控一下,维护安全和利益,并不会针对具体哪个国家,也是国际通行的做法。

而更加深层次上,也是中国在关键战略资源这块,要从简单的原料模式,朝着掌握核心技术,拥有定价权,还有规则制定权的模式迈进。

这不只是简单的贸易管制,更是一份自信的宣言。中国为什么会突然开始再次升级了对稀土的管控?

美国挑衅在先,中国适当还击

就在国庆前的9月29日,美国不但继续围追堵截中国的先进制程芯片,还祭出了透视管制制裁政策,波及了上千家中国芯片企业,打算遏制中国在人工智能和半导体这两个美国最后的科技阵地上的崛起。

除此之外,为了给即将在韩国召开的APEC峰会之上,两国领导人可能会进行会晤,美国方面又玩起了老套路,牌桌上没有筹码就制造筹码。

一方面打压中国的科技企业,制裁中国的先进制程芯片,还要对和中国相关的船舶征收高额没用。

对此,中国早有言在先"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

所以这次为了把稀土稀土的威力发挥到最大,我们不但要管制稀土原料本身,还对任何用到中国稀土的技术和服务也进行管制,毒死一切内鬼和2道贩子,哪怕是在境外生产,哪怕只是沾了一点点中国的提取技术,哪怕只是二次资源回收利用,只要涉及军事和芯片这些领域,中国商务部都能够长臂管辖,不给对手留任何钻空子的漏洞。

在高科技产业上,咱们已经有了不容忽视的话语权,在国际谈判桌上,中国的筹码还很多,美国想在别处卡咱脖子,就得掂量掂量以后还能不能拿到这些关键资源才行。

今年4月,中方对中国组织和个人出口稀土物项的实施管制,七月工信部等三部门又公布了稀土开采和稀土冶炼分离总量调控管理暂行办法,明确建立稀土产品流向记录制度。

但是一些境外组织却千方百计不断翻新手法,从我国窃取稀土。

比如说伪造标签,伪装成普通的商品,将稀土粉末混入到瓷砖原料,偷梁换柱,用快递小包多次少量更换运输渠道来偷运出境。

一些企业还会通过购买稀土产线,或者说收买中国工程师赴境外交流任职等等,非法窃取我们的稀土制造相关技术,并且将其用于军事等敏感领域的用途,这就对我们的国家安全和利益造成重大损害,或者说构成了潜在威胁。

稀土是科技命脉,更是国家安全的盾牌。你想威胁我安全,挖洞钻洞,我就针对性打击,一剑封喉。

此前的国家已经部署了专项行动,加大对战略矿产走私出口的打击力度,但是我们要用法治手段雷霆出击,更要从整个产业规范管理的角度来进行系统完善,从源头管控精准堵漏。

这次的制裁明显要比之前的更为严厉,以前谈判和国际规则总是被美国所主导,未来要中国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