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进化的关键之年:从DeepSeek看AI趋势(6)

2025-02-14 17:26  蓝鲸新闻

其中,英伟达也专门针对人形机器人推出NVIDIA Isaac GR00T Blueprint,它可帮助开发者生成海量的合成运动数据,用于通用机器人基础模型和数据流水线,以便通过模仿学习来训练人形机器人。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在CES2025上表示,"通用机器人领域的'ChatGPT时刻'即将到来"。

黄仁勋在CES2025大会上介绍世界模型(WFM),来源:NVIDIA

的确,2025年我们会看到更多的人形机器人。特斯拉研发的二代人形机器人Optimus计划今年底前量产销售,计划交付数千台;英伟达在下个月的GTC25大会上,有望发布机器人领域布局更新;韩国LG亦宣布2025年进军人形机器人市场,拟推出订阅制AI智能体用作基础模型Q9;挪威的初创公司1X科技则计划在2025年向数千名试点客户推出家用双足机器人Neo。

今年,国产机器人生机勃发的同时也将量产在即。我们看到春晚亮相的宇树机器人Unitree H1,搭载AI驱动全身运动控制技术、多智能体协同规划,高精度3D激光SLAM 自主定位和导航,能够完成全自动走位变队形、抛丢手绢等复杂动作,为春晚的观众带来精彩纷呈的"秧歌舞"表演,宇树机器人是众多国产机器人发展水平的一个缩影。

根据东吴证券的研究,当前双足人形机器人已经成为国内各厂商的"最终方案",并瞄准三类下游场景-工业、家庭、泛通用(即工业&家庭),其中在工业场景将被率先批量应用,而车企首当其冲。这与国际知名公司特斯拉、英伟达、Figure的布局完全一致,"智能驾驶与人形机器人被认为是具身智能的两个终端应用,在技术底层上具备一定的共同性"。

优必选工业版人形机器人Walker S系列,来源:优必选官网

迈过波澜壮阔的2024年,2025年的人工智能领域,正在以惊人的速度从技术突破迈向全面落地。DeepSeek的崛起不仅为中国在全球AI竞赛中赢得了关键席位,更以"算力平权"重构了产业生态;AI Agent的深化应用标志着数字劳动力时代的真正开启;端侧AI的普及让智能技术从云端走入生活,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各行各业的运作方式;而人形机器人技术的突破,正在为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融合推开一扇新的大门。

站在2025年的开端,我们或许正见证着一个技术奇点的临近--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AI浪潮中,技术创新仍是核心驱动力,算力成本的降低、AI应用的深入拓展以及人与AI协作模式的演进,都将在未来几年塑造一个全新的智能社会。而随着中国企业的创新脚步,中国有望成为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导者之一,面对这样的变革,我们亦需清醒地认识到,人工智能的发展离不开国际合作与共同治理,我们既要拥抱AI的机遇,也要思考其带来的伦理、安全与社会影响,以更加开放和负责任的态度迎接人工智能时代的全面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