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广场上,铁流滚滚、战机轰鸣,长安街两侧欢呼如潮。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隆重举行,向世界展示了一支强大的和平之师。
八十载峥嵘岁月,中华民族以一场气势恢宏的阅兵仪式,纪念那段用鲜血和生命写就的历史。这不仅是国家重大纪念日阅兵的制度化安排,更是对3500万军民用生命换来胜利的庄重回望。
01:空中梯队惊艳亮相,国产装备惊艳世界
2025年9月3日的天安门广场,铁甲生辉,战鹰翱翔。阅兵式以震撼人心的方式,将历史的荣光与时代的使命熔铸一体。
此次阅兵编设45个方(梯)队,按照阅兵式、分列式两个步骤进行。空中护旗梯队由多型直升机组成多个编队,护卫旗帜、编成字符、悬挂标语,向全世界昭告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伟大真理。
最令人振奋的是,所有受阅武器装备均为国产现役主战装备,且新型装备占比很高。从"小米加步枪"的艰苦卓绝,到今日100%国产化的"大国重器"体系列装,人民军队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02:实战化编组亮相,展示现代军队强大能力
此次阅兵最鲜明的特点是对现代战争形态的深刻演变与我军面向未来的强大能力的展示。
装备方队按照实战化联合编组,有陆上作战群、海上作战群、防空反导群、信息作战群、无人作战群、后装保障群和战略打击群等。
体系编成、混合编组的新型作战力量,包括首次亮相的陆海空基战略重器、高超精打利器、智能化无人集群与先进反无人体系,这些都是科技强军战略的生动实践。
从"钢铁洪流"迈向"信息洪流""智能洪流",人民军队正加速推进质量效能型转变。这不仅是对关键技术的突破宣言,更是抢占未来战争制高点的能力宣示。
03:传承抗战精神,平凡英雄震撼人心
参阅方阵中,承载着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联等抗战部队血脉的荣誉战旗,无声诉说着"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悲壮与坚韧。
八十年岁月流转,但抗战精神早已融入民族血脉,成为我们最深沉的力量源泉。铭记,是为了永不重蹈覆辙;缅怀,是为了汲取先烈以生命铸就的精神伟力。
一些不太知名的抗日"小人物",同样展现了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品格。信阳"五虎将"--五个庄稼汉,凭两把土枪守得鸡公山,让小股日军不敢靠近。
他们没留下多少照片,却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刻进了黄土,也刻成了民族的精神丰碑!
04:维和部队亮相,中国担当守护世界和平
此次阅兵中,一支特殊的受阅方队--维和部队方队,成为亮点之一。这支承载着东北抗联血脉、历经国际维和任务洗礼的方队,是对80年前抗战精神的致敬,更成为中国军队80年来始终守护世界和平的生动见证。
从抗联将士的"土枪土炮"到维和军人的现代化装备,武器在更新,但中国军队守护和平的初心从未改变。
中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第一大维和行动出兵国,常态保持8000人规模的维和待命部队,累计派出的维和官兵已达5万余人次。
05:全球反响热烈,中国和平理念获赞誉
九三阅兵不仅在国内引发热烈反响,也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巴基斯坦媒体指出,"中国是唯一将走和平发展道路写入宪法的国家",在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中国派出的维和人员数量最多。
中国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为解决全球安全赤字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中方承诺,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中国都永远不称霸、不扩张,不搞军备竞赛。
中国在南海及边境争端中的克制态度,凸显了其更倾向于对话而非对抗。尽管中国军队完全有能力打赢战争,但中国有意避免冲突,将自己定位为地区和平与全球稳定的决定性力量。
八十载光阴流转,硝烟散尽,但历史的记忆永不磨灭。无数英雄的名字,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的记忆中。
看着战机飞过天安门广场,许多人都红了眼眶--从"战机需要飞两遍"到如今全部国产化的"大国重器",中国用实力告慰先烈:这盛世,如您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