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省份GDP增速最新排名意味着什么?各区域经济增势如何?(2)

2025-02-06 10:45  头条

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表示,江苏拥有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和优质的营商环境,近年又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近年来,江苏正从江苏制造向江苏"智造"加快转型。数据显示,2024年江苏新增中国独角兽和潜在独角兽企业数量均居全国第一,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连续四年全国第一。

长三角的整体强劲增势则与其区域一体化协同发展快速推进有着紧密联系。根据《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统计监测工作方案》和监测制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统计监测办公室(上海市统计局)测算结果显示,2023年长三角区域发展指数为132.6(以2015年为基期),比2022年提高3.3。自2018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长三角区域发展指数年均提高3.3,六个分项指数均有所上升。

其中,长三角区域示范引领指数稳步增长,2023年为126.9,比2022年提高2.9,与2018年相比年均提高2.2。当前,长三角区域创新共建指数提高显著,2023年为154.3,比2022年提高5.0,与2018年相比年均提高6.0。长三角区域协调共进指数逐年提高,2023年为130.2,比2022年提高1.6,与2018年相比年均提高5.1。

当前,长三角产业协同发展显著,城市间产业链条完整、产业结构多元、产业主体丰富,主要城市之间的产业发展既各具特色又紧密关联。在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沈开艳看来,接下来,上海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产业协同发展,需充分发挥各地的特色优势,因地制宜、优势互补,重点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智能网联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低空经济、量子信息、合成生物、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考虑到产业链供应链层次丰富、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应围绕重点行业与龙头企业,推动产业链上下游的深度合作,促进研发设计、生产制造、金融法律、信息服务等领域的跨区域联动。通过发挥各类区域产业联盟与产业基金的赋能作用,创新产业组织方式,共同培育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长三角的区域创新协同也走在全国前列。2024年6月,《2024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指数》报告发布。该报告以提升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策源力、支撑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为评价对象,构建了包括资源共享、创新合作、成果共用、产业联动和环境支撑5项一级指标、20项二级指标的指标体系,研究以2011年为基期,测算评估了2011年-2023年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发展进程。指数报告显示,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指数从2011年的100分增长至2023年的267.57分,2018年以来,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指数年均增幅达9.26%,长三角协同创新引领示范作用不断加强,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迈向新阶段。

中西部表现亮眼,

河南GDP总量居中部之首

除了长三角地区,中西部地区的表现也较为亮眼。河南、湖北、江西的GDP实际增速均高于全国,其中,湖北的增速更是高达5.8%。

西部十二省份中,仅有云南、广西、青海三地的GDP实际增速低于全国。西部万亿省份中,重庆、内蒙古、新疆、甘肃的实际增速分别高达5.7%、5.8%、6.1%、5.8%。

2024年,河南省GDP总量达63589.99亿元,稳居中部省份第一。业内人士认为,河南省的发展优势在于其庞大的常住人口和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这些为经济发展带来了规模效益和广阔的市场。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河南的经济增速有望稳步提升。

中部省份中,湖北省的GDP同样突破了6万亿元大关。近年来,湖北在现代产业集群和高技术制造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光电子信息、汽车制造、大健康三大产业迈入万亿级规模,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当前,湖北现代产业集群持续壮大,千亿级产业达到19个,光电子信息、汽车制造、大健康三大产业迈入万亿级规模;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2.7%,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达到35.1%;数字经济增加值占比超50%,中部领先。

江西省是中部崛起战略发展的核心承载地之一。江西因地处长三角、珠三角等强大城市群较近,是它们的核心腹地,形成了高端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食品化工等支柱产业。

数据显示,2024年,江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7个百分点 。业内认为,这一成绩的背后,是江西在工业领域不断突破创新的结果。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2.5%、13.1%,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21.7%、33.6%,占比分别提高1.9、2.0个百分点。业内专家认为,这些亮点产业的快速发展,不仅体现了江西工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也表明江西在高端制造业领域正逐步站稳脚跟。以航空产业为例,江西拥有深厚的航空产业基础,通过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吸引高端人才,在航空装备制造、航空新材料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为江西工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