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案件中
法院如何确定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权?
最高法相关负责人介绍,法院在涉未成年人案件审理中,始终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首先评估未成年子女的现实情况,包括身心健康、教育保障、生活稳定性等,尽量保持其原有生活、学习环境的连续性,减少因父母离婚带来的影响。
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司法解释规定了父母一方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几种情形↓
如果一方当事人患有严重疾病或伤残,没办法履行抚养义务;
一方当事人虐待未成年人,或不尽抚养义务;
一方当事人生活可能影响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比如曾实施过性侵害未成年人的行为,或有暴力管教的行为;
8周岁以上子女明确提出来想跟另一方生活,另一方也有抚养能力。
此外,人民法院会根据双方当事人的各方面情况,例如经济条件、生活环境做出综合判断,充分尊重当事人真实意愿,最终作出合理判决。
抢夺、藏匿未成年子女
将承担哪些法律后果?
最高法相关负责人表示,若一方当事人抢夺藏匿未成年子女,人民法院可以发出人身安全保护令或人格权侵害禁令,禁止当事人接近未成年子女或藏匿、抢夺未成年子女。司法解释还规定,离婚诉讼中一方有藏匿、抢夺未成年子女行为的,作为由另一方直接抚养未成年子女的重要考量因素。
父母拒不履行法院判决或裁定,人民法院可以通过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督促履行,甚至追究刑事责任。
最高法相关负责人介绍,如果监护人存在不依法履行监护职责,或严重侵犯被监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人民法院经依法审理可判决撤销其监护人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