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假期,一则有关固态金属锂电池重要突破的消息引爆了产业界。
据悉,由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黄学杰团队联合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等组成的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阴离子调控技术,解决了全固态金属锂电池中电解质和锂电极之间难以紧密接触的难题,为其走向实用化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相关研究成果已于7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可持续发展》上。
第一财经8日独家采访了上述研究团队负责人黄学杰,他告诉记者,该工作是国际上首次报道的"零外压硫化物电解质全固态锂金属电池",通过创新的阴离子调控机制,为解决固态锂电池界面难题提供了一种可量产的技术方案。
固态电池被认为是下一代电池技术的重要方向,正处于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的关键阶段。行业普遍认为2026~2027年是固态电池小批量量产的重要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