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锡悦政府时期对日采取历史和解政策,为双边关系破冰奠定基础。
虽然李在明曾以在野党身份批评此政策,但就任后展现出务实外交姿态,上次G7峰会"破冰"会谈就是释放的明确信号。
当前朝鲜持续进行导弹试射等动作,带来的共同安全压力迫使日韩必须强化协调。
另外在全球供应链加速重构背景下,日韩在半导体等关键产业领域合作潜力巨大,两国均有意加强技术及产业链协作以应对新变局。
此次访问时机与李在明计划中的"美日韩"行程紧密咬合,凸显三国协调的战略优先性。
不管是李在明是先访日再会晤特朗普,还是先会晤特朗普后访日,这种安排都绝非偶然。
李在明此次美日行,本质上都是韩国主动参与塑造未来东北亚安全与经济格局的关键落子。
值得一提的是,李在明就职之后尚未正式访问中国,包括中国在8月底9月初组织的9.3阅兵,
李在明可能也不打算参加。
这与其上台前的涉华表述存在明显出入,不排除是近段时间特朗普宣布的对等关税在发挥作用,如果靠近中国,李在明很有可能会被特朗普"公报私仇",这样一来麻烦就大了。
不难预见,现在李在明的出访行程避开中国,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韩关系的修复,尤其是韩国对美日韩三边合作的配合,会让东北亚局势面临更多未知的挑战。
李在明必须明白,这盘复杂的外交棋局中,中国始终是重要参与者而非旁观者。
韩国在深化与美日安全协作的同时,如何维系对华经贸合作与区域对话,考验着李在明政府的外交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