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知之?
在东巡途中,秦始皇知道重病的自己性命岌岌可危,就写遗诏让扶苏回咸阳参加自己的丧事。
只是让扶苏参加丧事而已,秦始皇的亲信们就已经探知到未来了。
赵高和胡亥都很自然地认为,秦始皇让扶苏回咸阳,说明他已经原谅了扶苏。扶苏一回咸阳,大臣们定会拥护他作二世皇帝。于是俩人合谋,认为只要得到丞相李斯的支持,就能扭转局势,让胡亥成为二世皇帝。
赵高是这么劝说李斯的:"扶苏若回到咸阳,定会成为皇帝。请丞相自问与扶苏的关系,是否比得上蒙恬;你的才能,是否比得过蒙恬?扶苏若当了皇帝,定会让蒙恬取代你丞相地位,到时你会失去现在拥有的一切!"
李斯这个人本来是很明智的,可惜他的弱点就是地位越高越软弱、越瞻前顾后,好不容易熬到了丞相的位置,他不想轻易失去,于是就上了赵高的贼船。
可见大臣们都是心照不宣地将扶苏当作秦始皇继承人的。
蒙毅是秦始皇的心腹,是蒙恬的亲弟弟。胡亥当上皇帝后,用"当初在秦始皇面前劝他立扶苏做太子"之名,说他遮蔽自己这个贤才,定了他一个欺君之罪。
《史记·蒙恬列传》:夫先主之举用太子,数年之积也,臣乃何言之敢谏,何虑之敢谋!
绝望的蒙毅是这么替自己辩解的:"先帝一直培养扶苏,这是他处心积虑了好几年的事,继承人早就定好了,臣哪里敢在立太子这件事上发表言论呢?"
蒙毅是秦始皇的心腹近臣,用他的话判断秦始皇的意思是没什么错的。
这样分析下来,不管是秦始皇还是大臣们还是百姓的心中,都是把扶苏当作二世皇帝的。因为反对焚书之事惹怒了秦始皇,扶苏被发配到上郡去监管蒙恬的军队。秦始皇表面上是疏远扶苏把他赶出咸阳,实际上正好相反!
蒙恬的军队是什么军队?那是秦朝最强的军队!秦始皇让扶苏去监管蒙恬,就是为了让他和长期不在咸阳的蒙恬,有培养亲近关系的机会。蒙恬是个忠臣,当然知道秦始皇的意思,定会在将来的一切情况中坚定地支持扶苏。有了蒙恬这个嫡系,扶苏就能在将来治理秦朝的事务中拥有最铁杆的筹码,谁敢去妨碍他呢?
在受到胡亥送来的赐死遗诏后,扶苏想要自杀,蒙恬是这样劝他的:
《资治通鉴·秦纪二》:使臣将三十万众守边,公子为监,此天下重任也。
皇上派臣带领三十万大军镇守边疆,他派来公子您监管我,是把天下最重要的任务交给了您啊!您怎能为了一张真假不明的诏书去死呢?
可是扶苏误解了他的父亲,他以为从父亲将他"赶"到上郡之时,父子之情已经断绝,现在父亲为了给爱子胡亥扫除威胁,才让自己自绝。孝子扶苏心痛之下,已经丧失理智,就饮下了那杯毒酒。
谁灭了秦朝?是哪个掀起反秦起义,在秦朝灭亡之前自己就已经灭亡了的陈胜吗?恐怕不是!灭掉秦朝的,是赵高的那一封假诏书,和轻信诏书轻易自绝的扶苏!不然以秦朝之强,区区一山野村夫,掀得起什么惊涛骇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