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楚庄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一鸣惊人"是中国自古流传至今的一个成语。出自《史记,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意思是比喻那些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成绩的人。在历史上春秋时期,楚庄王就是"一鸣惊人",打败晋国,成就"春秋五霸"之一的。
楚庄王熊旅(?一公元前591年),楚穆王之子,春秋时期楚国的国君。
公元前613年,楚庄王即位,当了国君,当年楚庄王还不满20岁。当时正值晋国无力外顾之时,而楚国也处于不安定状态之下。由于楚穆王的去世,引起公子燮与斗克的谋反。幸好朝廷中有庐戢与叔麇两位忠臣,他们当机立断平定了叛乱。可是楚庄王在接下来的三年里,没有针对楚国的现状而颁布一条法令,而是白天打猎,晚上饮酒作乐,并下令拒绝一切劝谏,违者斩。
一天,大臣成公贾实在看不下去了,他请求面见楚庄王。楚一见成公贾就问:你有何事?成公贾故作慌张的答道:我是来出谜语为大王助兴的。楚庄王来了兴趣就让他说说看。成公贾说道:
南山上有只大鸟,三年里站在大树下不飞不动不叫,这是只什么鸟?楚庄王说:这是一只与众不同的鸟。这种鸟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你的意思我明白了,你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