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糖、低糖饮料到底含了多少糖?以后将明确分级!选购看这个标识(3)

2024-04-09 14:37  央视新闻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营养科主任臧嘉捷:上海市居民膳食与健康状况监测结果显示,上海市成年居民饮用含糖饮料率为67%,每周至少喝一次的人,超过其中的一半。上海市中小学生含糖饮料饮用率为90%,含糖饮料饮用频率大于每周一次的占比74.6%,大于每天一次的占比20.9%。基于这种现状,促使我们建立这样的营养分级来进行试点,希望提升市民对食物营养的认知,指导合理选择饮品。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 苗青:我们内分泌的门诊当中经常会碰到一些年轻人是以饮料来代替饮水,现在的高糖高脂的饮食会引起我们血糖的升高,但是我们的一个运动的大量的减少,以及现在的压力和精神因素,也综合影响了糖尿病的发生。

糖和脂肪相关指标是饮料分级重要依据

"非乳源性糖""饱和脂肪""反式脂肪""非糖甜味剂",这些饮料配料表的常客,对很多消费者来说,看得到,喝得到,却熟悉又陌生。这些成分摄入过量,可能对我们的身体产生哪些影响?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非乳源性糖是指的除了乳制品当中的乳糖之外其他添加糖。专家告诉记者,成年人每日摄入糖的总量,不超过25克为宜。

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 营养科主任 王仲霞:在2022年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当中规定,一个成年人每日摄入添加糖的总量必须在50克以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对于反式脂肪,我国的要求是每个成年人每日摄入在2克以下。对于饱和脂肪中国膳食指南规定的是,每个成年人每日摄入的饱和脂肪总量为膳食总能量的10%以下。也就是说一个成年人每日摄入的饱和脂肪应该在20~28克之间。在2023年世卫组织就指出,非糖甜味剂从长远来看对控制体重没有帮助,而且可能会引发一些潜在的危险,比如说诱发我们成人Ⅱ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以及死亡的风险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