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6K挂弹冲入黄岩岛,突然穿插美军航母前方:指挥官紧急呼叫支援

2025-07-05 09:05  头条

时隔11年,华盛顿号再次进南海。菲律宾海岸警卫队派出最大吨位舰船,在黄岩岛附近海域和美军会合。解放军第一时间派遣海空力量巡航亮剑,看着轰-6K挂载的鹰击-12,美国人意识到南海已经物是人非。

北京时间7月3日下午,新华社发布消息,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组织海空兵力位中国黄岩岛领海领空及周边区域开展战备警巡。

现场画面显示,南部战区海军出动了至少1艘054A护卫舰大理舰、2艘056A护卫舰遂宁舰和阿坝舰。

【巡航黄岩岛的054A和056A护卫舰】

解放军在南部战区开展战备巡警行动

7月3日,解放军南部战区在黄岩岛海域展开了一场"海空联动"的战备警巡行动。从公开画面看,歼-16战斗机划破长空,轰-6K轰炸机挂载鹰击-12反舰导弹低空掠海,054A型护卫舰与两艘056A型护卫舰破浪前行,构成了一张覆盖海空的立体威慑网。

此次行动不仅首次公开了轰-6K挂实弹巡航的细节,更在美菲联合挑衅后24小时内即发布现场视频。这种"即时回应"的强硬姿态,向外界传递了一个明确信号:在黄岩岛主权问题上,中国军队已进入"实战化反制"新阶段。

美菲两国在我国黄岩岛附近发起挑衅

从美国海军发布的信息显示,华盛顿号航空母舰在7月2日已经在我国黄岩岛附近海域巡航,凸显了美国对于菲律宾的力挺。菲律宾从2023年开始,就频繁在黄岩岛发起挑衅,除了利用船舰之外,从2024年开始,已经动用飞机在相关海域进行叫板。

菲律宾的上蹿下跳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试图搅乱南海局势,从而力挺美国的"印太战略"。菲律宾和美国是属于军事盟友关系,美国经常渲染所谓的"美菲共同防御条约",从而试图鼓动菲律宾在南海发起挑衅。

美国想替菲律宾撑腰

自2023年以来,菲律宾在南海的军事动作频频,不仅试图通过舰船打击中国的海洋权益,还动用飞机进行空中侦察与威慑。可以说,菲律宾对南海的挑衅实际上是在美国的怂恿和支持下展开的。与此同时,美国也利用这种局势强化了其在"印太战略"中的存在感。

在这样的背景下,华盛顿号航母的出现不仅仅是一次武力展示,更是一种地缘政治的信号传递。美国五角大楼的行动意图非常明确:通过与菲律宾等盟友的联合演练,来重申对南海的控制意图,并向中国施加压力。

解放军可不惯着你

面对这种情况,解放军也没有惯着对方。7月3号南部战区战巡黄岩岛。除了出动了至少三艘护卫舰之外,还出动了歼16和轰六空中编队。尤其是轰6k。这次更是挂实弹出击,使用的是鹰击12高超音速反舰导弹。

这种反舰导弹的速度能够达到四马赫,有效作战半径500公里。在歼16重型战斗机和海面护卫舰提供的防空体系之下,轰炸机可以抵近美国航空母舰防御圈的外围。在500公里左右的位置上用高超音速导弹对航母防御圈进行突防。

一枚导弹,如何改变一场对峙?

这枚导弹叫鹰击-12,它的绰号更有名:"航母杀手"。

这不是媒体的夸张,而是基于冰冷数据的概括。4马赫的最高速度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从它被发射到命中目标,留给一艘航母战斗群的反应时间,是以秒来计算的。当多枚这样的导弹从不同平台、不同角度呼啸而来时,即便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宙斯盾"系统,也要掂量一下自己的拦截成功率。

这一次,解放军南部战区没有将它藏在机库里,而是让轰-6K轰炸机大大方方地挂载着它,在全世界的卫星和侦察机面前,飞过黄岩岛附近空域。这已经不是含蓄的警告,而是一种清晰、甚至有些刺眼的战术宣告:游戏规则,变了。这枚导弹的目光所及,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联合行动。

不速之客,与一位迟到的"王者"

鹰击-12凝视的目标,是美国海军的"华盛顿"号核动力航母。时隔11年重返南海,这艘巨舰的履历有些特别。在过去的11年里,它有近7年时间是在船厂里度过的,进行复杂的中期换料大修。其余时间,则在等待和后续的磨合训练中。

可以说,此刻的"华盛顿"号,刚刚接替"里根"号成为第七舰队的当家航母,理论上仍处于战斗力的恢复期,远未达到最佳状态。

但它的姿态却异常高调。7月初,它驶入南海,在黄岩岛东北部海域展开舰载机起降训练,甚至邀请多国人员登舰参观,摆出一副"重返故地、掌控一切"的架势。与它相伴的,还有菲律宾海岸警卫队最大吨位的"特雷莎·马格巴努亚"号,一前一后,在黄岩岛海域形成了某种策应。

美菲用着老套的《美菲共同防御条约》和"航行自由",来中国的地盘耀武扬威,就是在传递一个信号:美国回来了,来为它的盟友撑腰。

一记快拳,一面长盾,一套组合回应

面对美菲的联合行动,解放军南部战区的回应,是一套精心计算的"组合拳"。

挂载着鹰击-12的轰-6K和为其护航的歼-16战斗机,是这套拳法里的"快拳"。它们速度快,打击力强,能在短时间内抵达战区,传递出最强硬、最直接的信号。这记快拳打出来,就是要让对方的风险计算器,指针瞬间飙到红区。

而在海面上,至少由1艘054A型护卫舰和2艘056A型护卫舰组成的舰队,则是那面"长盾"。它们的工作看似不如轰炸机那般石破天惊,却更为坚韧和持久。它们负责长时间的监视、对峙,乃至物理性的驱离。

它们的存在,是在用"耗"的方式,建立一种常态化的军事存在,将对方的每一次挑衅,都转化为一次高成本的消耗。空军的雷霆一击负责划定红线,海军的日夜坚守则负责巩固阵地。

这种"快拳"与"长盾"的结合,远非一次简单的例行巡航,而是一次针对性的、立体的、全方位的回应。它表明,解放军不仅有决心,更有足够丰富的工具箱来应对南海的复杂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