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逐渐见顶的6·18:用户消费不再野性,电商平台“价格战”升级(2)

2023-06-09 14:26  时代周报

无一例外的是,拼多多及电商新势力的抖音、快手,同样在6·18商家大会推出不同程度的支持政策与补贴福利,试图最大程度上刺激商家与消费者的参与欲望。

具体而言,各个平台对商家的扶持力度连连"加码"。

淘宝天猫6·18预计提供总计23亿红包,为超100万商家带来百亿流量支持;京东通过百亿补贴向所有商家开放、千万红包雨以及站内站外亿级流量曝光;抖音电商更是发布恒星计划和节盟计划,前者针对商家站内推广,一度给予最高12%广告营销费补贴。

流量逐渐见顶的6·18:用户消费不再野性,电商平台“价格战”升级

来源:电商平台截图

多名电商业内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虽然各个平台的补贴扶持不同,头部品牌仍然是流量倾斜的最大赢家,中小型商家在各个渠道中夹缝生存。

"今年6·18各个平台主打"价格战",许多品牌都想借助补贴获得曝光,但目前来看,这并不容易。"6月7日,有专做母婴品牌的电商运营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各个平台的流量都在下滑,免费流量比不上付费推广。

在上述业内人士看来,知名的品牌商家有资本让利,也可以凭借烧钱拿到流量曝光。但中小品牌原本产品利润就低,只能尽量参与维持一定的曝光。

平台压力倍增

距离6·18时间逐渐接近,大促进入第一阶段。

"淘宝天猫6·18开卖1小时后,美容仪器销售增长近100%""抖音电商家电行业预售GMV相较于去年6·18同期增长808%""苏宁易购6·18'数码外卖'订单量较去年'双11'提升超300%"……不少平台公布"6·18"预热期战绩。

从多个促销方式的叠加效果来看,各大电商平台第一阶段成绩似乎不错。不过,国泰君安分析指出,本次6·18大促各厂商仍把保盈利作为核心思路,各大平台加大补贴扩大性价比布局。

事实上,在消费意愿逐渐理性化趋势下,各大电商即便叠加促销力度,也未必获得更好效果。

对比去年,2022年618期间京东全网下单金额超3793亿,较2021年实现10%左右的增长,综合电商与直播电商综合增速达13%,其中综合电商平台同比增长0.7%,直播电商平台增长124.1%(星图数据)。

显而易见的是,互联网用户的增量已经趋于饱和。而随着流量红利的逐渐消失,模式创新变得越来越困难,各个平台电商只能通过加大"内卷"力度来维持竞争优势。

鲍跃忠认为,6·18就是电商的一次大促活动,已经存在很多年了,所产生的促销作用在逐步衰减,这是所有促销活动的变化趋势。目前来看,早已不能产生类似最初的影响力。

"而低价这样的营销方式已成为电商平台非常常见的手段,如果依然延续此手段,未来的大促压力会越来越大。现在需要电商平台创新促销模式,给消费者带来新的购物体验。"鲍跃忠补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