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了解:崇祯南迁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如果崇祯南迁,南方会拥立他吗?
在大明"亡国之君"崇祯帝一辈子的各类败笔里,"拒绝南迁"这事儿,公认"作死程度"极大的一桩。
尤其讽刺的是,北京城城破,崇祯帝悲情上吊时。那位以慷慨激昂辞藻,促成崇祯帝断掉南迁念头的"大明清流"光时亨,立刻颠颠跑到李自成处卖身投靠,摇身成了"大顺朝官员"。就这么个外香骨头臭的货,竟就忽悠得崇祯帝"君王死社稷"了--晚明官员品质之伪善卑劣,崇祯帝识人之昏聩,让多少后人瞠目结舌。
而"拒绝南迁""君王死社稷"的严重后果,也恰如美国历史学家魏斐德的一声叹息:"崇祯帝这一自我牺牲的决定,就这样最终毁灭了后来复明志士坚守南方的许多希望"。
那么问题来了,倘若崇祯帝当时"选择南迁",历史,到底会有怎样的不同?
首先一个板上钉钉的事实是,如果崇祯帝真的"南迁","继续坐皇位"还是没问题的。自从大明定都北京起,南京就成了北京城的"备用系统",从六部到驻军一应俱全,一旦北方有事,南京"换个招牌"就能开张。崇祯帝的身份摆在这儿,只要来了南京,别人就没得争。
更重要的是,在崇祯十七年二月,大明代堂讨论"南迁"问题时,朝臣里的"南迁派"们不但大声疾呼,更拿出了靠谱南迁方案:天津巡抚冯元飏经过四个月筹备,早已备好了二百艘船和五千步骑护军,只要崇祯点个头,大家就从通州火速集结,然后护卫着崇祯经海路来南京。可这么个万无一失的计划,崇祯竟是反复纠结,到了三月初七还没下决心。接下来就是通州沦陷,北京城被围,想走也走不掉了……
以这个意义说,崇祯确实是亲手断送了"续命"的机会。
那么,倘若崇祯南迁后坐上皇位,这"半壁江山"的大明代,前途又将如何呢?这事儿,就取决于斗志旺盛的崇祯帝,能否解决好晚明王朝三个要命的问题,确切说,是他上吊前亲手挖的三个大坑。首先一条,就是文官集团的"低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