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200亩荒野农场:年轻人在这过乡村生态生活,女性占了9成

2023-03-30 14:22     今日头条

江苏200亩荒野农场:女性占9成,一起过低消费生活

2015年初,

江苏沿海平原200亩的荒野上,

迎来了崔崔一家人。

9年间,他们带领一群人

一起造房子、做农耕、养动物…

打造一个共居的生态社区,

来这儿的90%都是女性。

15亩地的自然建筑实验区内,

有土团房、土袋房、螺旋顶圆屋……

在野生大水塘上泛舟,

去羊舍喂羊、密林间喂鹅、土路上遛马,

他们践行朴门永续的理念,

过低消费、低技术、可持续的生活,

来这儿的年轻人,泥土满身,由衷快乐。

3月中旬,一条探访了"原宿"农场。

春天还没到好时候。一场雨后,农场有些湿冷。穿过泥泞的小路,我们很快见到了崔崔本人。

她刚从小镇上回来,穿着一身旧衣裳,短发,比寸头稍长一点。不久前,她和两个姑娘相约剃了光头,"倒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就是想剃了。"

创建"原宿"之前,她在城市里,过主流的生活,人生目标是挣钱买房、换房、换车。很忙碌,也感受不到太多快乐。一直想回到土地上,但周围没有人支持,都劝说她:"这件事,等到退休再做吧。"

2014年,女儿12岁,有一次她说,"你想做就去做,不要等到退休。"

崔崔被这句话触动,便和丈夫老吴一起,开始寻找土地。要兼顾女儿上学,照顾快要90岁的父母,他们不能离得太远,找了几轮,被江苏沿海平原上200亩的荒野迷住。

那时,一望无际的野生大水塘里,长满了菱角。"这片水很野",他们一眼就看中了,租期14年。

200亩,换算是130000m²左右的土地,对一家三口来说,体量太大。一开始崔崔就知道,以后一定是一群人在这里生活。

那时还没有生态社区的概念,他们买来20多万棵树苗,停止对土地的过分干预,尽量保持自然生态。第二年春天,苜蓿、野生赤小豆、野黄豆、马齿苋、野芹菜……数不清的野生物种,慢慢都重新长出来。

陆续几年,农场迎来了许许多多的志愿者、工作坊学员,有前体制内教师、设计师、建筑系学生、艺术系留学生。自2020年,又陆陆续续来了十几位长居的新村民。

早期,来农场的9成都是女性,从去年开始,男性比例才开始多一点。这些男性基本都有一些共性:温和、对女性友好,采取非暴力沟通方式,阴性能量更强烈一些。

在这个非服务性的农场社区里,他们像家人一样相处。充分地融合,也尊重彼此的界限。时间最长的一位姑娘,曾返回上海工作半年,又回来农场,一呆就是5年。

这个故事,无关于一个财富自由的家庭,如何返回乡村,度过一段风花雪月。而是泥土满身,召唤一群人来看星辰,造房子,种地,过生活。

以下是崔崔的自述。

之前,我跟老吴从事室内装修行业,受空间所局限,无法施展拳脚。老是敲墙、砸墙,其实也是一种破坏,会制造大量的垃圾。

来到这里后,第一件事就是想造房子,做一些实验性的"自然建筑"。在工业化出现之前,世界上所有的建筑,应该都属于自然建筑。和城市里的钢筋水泥不同,它使用木头、石头、稻草、泥土等等。

建造者的心也很重要。一个人的内在不通畅,心是拧巴的,做出来的自然建筑,一定无法给他带来滋养。

2015年,我们造了第一个土团房,以工作坊的形式,建了两年,修修补补又一年,第三年才开始使用。土团,是由水、稻草或者纤维以及粘土,通过脚踩、手捏混合而成。就像做面包一样,一团一团地堆上去,它是墙体承重结构,没有框架,所以做的过程会比较慢。

土团房的好处,是可以做很多异形,也有人把它形容为"从泥土里生长出来的房子",完全是手作的作品。

土团房的设计有点像蜗牛,也有点类似于子宫。很多人走进去,会有一种被包裹起来的安全感。

建造时,参与人数还蛮多的,有将近100人。用现代的语境,它是一室一厅,里面做了一个土地板,我们都是光脚走进去,围在一起喝茶聊天。沿着墙壁,还做了一条环形的土沙发,加上火箭炉,用于冬日取暖。

2016年,我们开始造土袋房。格局上,其实是三个圆,好比一个米老鼠的头,两个小圆是两个卧室,中间的大圆是会客厅,隔了小两层,做了一个小阁楼。

土袋房的造价更低廉,只要有土的地方就可以做。是用生土,直接灌到袋子里,把它夯实,再加上带刺的铁丝,一层层叠加上去,因为本地土比较沙,我们又加了5%的水泥。

起初,我们对自然建筑的理解,还有些浮于表面。譬如,国外的土团房多用粘土和稻草,我们本地没有这两种原料,就耗费不少人力和运输成本,千里迢迢去买回来。后来,改用本地土和麻绳厂的边角麻丝,代替稻草,出奇的好用。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