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为何口碑两极分化?票房是夺冠了,却留下一个遗憾(3)

2023-01-29 15:39  今日头条

因为看到这四个字,孙均心中最后一道防线才被冲垮,也才有了后面的弃暗投明。

第二个亢奋点,就是最后的亲兵营将士背《满江红》。

千古名篇《满江红·怒发冲冠》雄浑壮烈、慷慨激昂,无论何时何地,念出来都会振奋人心。

张艺谋借着这阙词,将观众的热血情怀一下子就调动起来。

特别是在电影院那个黑暗、封闭、立体声环绕的空间中,观众本身就沉浸其中,当听到那齐声朗诵的气势,很难不被感染。

因此当皮哥看到这一段时,心里就肯定这部电影定会票房大卖。

四、电影源于真实,终于虚构,结局就差一口气,还是留下了遗憾

比较可惜的是,这种高涨的情绪没能保持到最后,电影的结局一口气没吐出来,还是留下了遗憾。

对,皮哥要说的就是,张大等人为了计划准备了4年,牺牲了所有人,换来的却只是让假秦桧背《满江红》。

孙均最后明明有能力杀了秦桧,却选择放过他,只是将他绑起来,说是要留着这奸臣在世上背负世人唾骂,这操作让皮哥很疑惑。

秦桧此时已是一国宰相,只手遮天、横行无忌,连皇帝赵构都要忌他三分,不杀他还留着他继续祸害人?

你说要让他活着"背负世人唾骂",也说不通啊!

秦桧是大奸臣已是盖棺定论的事,难道把他杀了,他就不用"背负世人唾骂"了?

还是说,你希望秦桧自己良心发现?他这种人还有良心吗?

历史上秦桧活到66岁,于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病死,也就是电影故事的9年后。

有人说"改编不是乱编,戏说不是乱说",怎么虚构也不能违背历史,而且张艺谋这种对历史的妥协,以前拍《英雄》时也干过。

回顾那部电影,赵国刺客长空、残剑、飞雪为了刺秦也牺牲了自己,但背负使命的无名最终却把秦王放过,《满江红》这回不过是再演了一遍。

但问题是,秦始皇(秦王)在历史上功过参半,秦桧却100%是个祸国殃民的奸臣,两人的区别还是很大的。

实际上,小说《说岳全传》中,也给了秦桧一个极其凄惨的结局,让他经受病痛的折磨后嚼舌暴毙。

历史上宋高宗赵构虽未对秦桧下手,在他死后,却针对其党羽发动了"绍兴更化"运动,一举清理了他的一派势力。

而在民间,老百姓对秦桧更是恨之入骨,我们日常的小吃油条,又叫"油炸鬼",由"油炸桧"变化而来。这就是我们民间为了表达对秦桧的愤怒,而制作出来的一种面点。

所以皮哥认为,《满江红》既然是虚构的,就应该容许适当的改编和再创作,顺从民意在片中弄死秦桧也未尝不可。况且这种操作也有先例,昆汀·塔伦蒂诺的《无耻混蛋》,就让主角们在戏院里处死了希特勒。

五、总结

历史上,屈杀岳飞是秦桧、万俟卨、张俊等人一手策划,但其背后是得到赵构的授意的。

因此委屈求全、屈杀忠良的罪魁祸首不是秦桧,而是宋高宗赵构。

电影里试图揭示这一点,用一只赵构送给秦桧的黑色鸽子,来暗喻他的奸臣本色。那只鸽也有来历,叫鹁鸽,是赵构的心爱之物,日常他会养鹁鸽作为消遣。

民间曾有读书人作《鹁鸽诗》,其诗云:"万鸽盘旋绕帝都,朝收暮放费工夫。何如养个南来雁,沙漠能传二圣书?"讽喻赵构不思进取。

因此片中秦桧对这只鹁鸽十分介怀,孙均也说它是"不祥之物"。

可惜这种对历史的探讨也只是流于表面,没能进一步深入发掘,这也是电影不足的地方。

但虽然有这些瑕疵,《满江红》也不失为张艺谋近年来最好的作品,由电影主题引发的对岳飞生平故事的讨论,是其最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