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一个就是它的症状确实如很多的其他的患者、我们同事、一些专家所描述的一样,主要是在上呼吸道,特别是在咽喉部,还有一些全身中毒的酸痛症状,有的病人头疼,有的甚至出现这种像我一样腰断了一样的感觉。还有的病人说是不停地抽搐,小的肌肉抖动,个别的还有身上出皮疹等等。但是,一般没有什么基础疾病的青壮年的感染很少能达到肺部。在这我也提醒各位网友,在你生病期间千万不能因为自己症状改善,就认为新冠病毒在你体内数量比较低了,对你的破坏力就没有了,你可能就恢复正常的工作了。恰恰相反,我有这样的一个体会跟各位网友分享。
我在生病的第五天,基本的症状好转多了,我正常投入临床工作。有一个外地的朋友给我寄了一点芦柑,我到快递站去拿,它是有一定的重量的,也不是很重,共两包,一包五斤。我就用手拿回来,大概走了七八百米。回来以后我又感觉身体非常不适,就像刚刚患新冠时候的感觉,全身发冷,全身肌肉又开始酸痛,我吓得再喝一些中成药,立即上床睡觉。然后大概睡了三四个小时,身体就慢慢地又调整过来。所以在生病期间,特别是在后期恢复阶段,一定要注意调整自己的工作状态,不能高强度,这种有重力、有一定负荷的劳动尽量避免。
我记得前不久也有一个专家生病,认为自己挺好的,就飞到外地去讲课,回来以后病情又复发,没有来得及抢救就离开人世。我自己的体会是这样,在恢复的过程当中,它一般都是持续7到10天,甚至有半个月。所以在这一段时间里面,一定要注意休息,这是我患病以来,自己亲身的体会:休息、多喝水、吃一些中成药。如果体温超过38.5度,服一些对症、退烧的药物,都是必要的。
再一个就是,由于新冠主要侵犯的是上呼吸道,特别是咽喉部,对正常的粘膜保护屏障有一定的破坏作用。所以也可能因为新冠感染,造成我们局部抵抗能力低下,其他的病原菌也可以趁虚而入。这就讲到我科内有位同事,他早我一周就患上新冠,他除了全身酸痛、嗓子刀割样的疼痛、发音都很困难以外,还有一个突出的症状:高烧,每天都39度,甚至将近40度。
第一天通过退烧药服用,他的症状只是暂时缓解,很快高温又持续,第二天依然如故。我就说"你不能光吃退烧药,我们在医院,你赶快去检查一下有没有别的感染"。他一开始对我这个判断还不太认可,认为这个就是新冠的症状,新冠都是高烧,有的高烧可能还需要三五天、一周。我想"你烧的太高了,有没有继发的感染?又在医院里面,很方便,你就查一下,有当无。"
他也听劝,就去抽血。通过呼吸道九连检,结果一查他的乙流病原显示强阳性,所以就非常明确了,除了新冠以外他还同时合并有乙型流感病毒的感染。我们就果断叫他赶快把奥司他韦,就是抗流感病毒的一个特效药吃上,吃了以后当天下午他从40度、39度的高温退到了38.5以下,然后再过一天,第四天他的体温就完全正常了。抗病毒药一般连续吃五天,结果他恢复得非常快,到第五天的时候,就跟我说要恢复正常上班。因为当时我们对这块了解不深,他的热情和积极性需要保护,我们也确实感动,但是我认为身体更重要,所以叫他继续休息,休息了一个礼拜完全好了。正好清华大学学校内有一些特殊情况需要长庚医院去支持,他就到那边去担任医疗队队长,一直干到今天医疗队终于告一段落。这段时间他也非常健康,身体各方面状况非常好。
后来我也陆续发现,我们这些新冠感染的人,除掉新冠仍然在机体里持续存在以外,还要注意有没有继发的病原菌。包括刚才讲的各种各样的流感,有甲流、乙流等等,还有副流感等等。还有的继发细菌的感染,比如你的痰已经变黄,甚至有怪味,有厌氧菌等等。现在医学检测的技术非常发达、非常便捷,去医院做一下检查,千万别漏了。早期诊断可以早期干预,就可以缩短疗程。更重要的是症状能够快速消退、完全得到控制,这样对我们的身体伤害就会尽可能减少。
也提醒各位网友,不要光想着自己新冠,还要想着有没有因为新冠所继发的各种各样的呼吸道感染,一定要关注。这是我跟大家分享的临床体会,各位自己感染或者家人亲朋好友感染不要忽视了这一点。
第三个我想跟各位网友分享的,就是我们作为医疗一线的医务人员,现在疫情处在一个相对高位的状态。我们没有什么基础疾病的青壮年感染了以后,三五天甚至一个礼拜左右尽管可能有比较痛苦的症状,但是通过一些对症处理、通过一些所谓的特效药,包括我们传统的中成药的应用,都可以使症状得到缓解。但是有一部分,一个是年纪大的,特别是高于80岁以上的这些老人;还有一些就是有基础疾病的人群,一旦再有新冠的感染,就有可能导致他的本身原有的基础疾病的加重。所以我们现在医疗的工作的重心,从我们应付这种常见病、多发病,到现在主要面对的就是新冠感染以后,或者是使它原有基础疾病恶化,或者暂时性的变成危重状态,这样的一个抢救的主要的工作。
因为这个来得很突然,病人的量在短时间内增加这么多对医院来说也是一个挑战。各个医院在国家卫健委,包括各地的医疗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特别是当地的政府,协调、反应非常迅速。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医务人员,在这样大灾大难面前表现勇敢,保持了医务人员应有的职业道德和面对挑战不畏艰难的精神。
我特别感动的是,比方像我们医院,病人现在特别多,我们门诊工作强度非常大。其他的学部,包括外科医生、专科医生、耳鼻喉,甚至中医的大夫都到我们那去支援。这样使我们一个很高的状态很快就得到了缓解,没有出现所谓的医疗挤兑。
还有就是现在因为急诊的强度非常大,我们支援急重症。现在比如我们医院内科部,都在全力以赴支援急重症的抢救。病区也做了相应的调整,比如原来常见病、多发病、或者病情不重的,我们就暂时以门诊治疗为主,现在住院的病房,我们都留给最重要最需要的这一部分患者,所以经过调整以后,我们的急诊的压力很快也得到了缓解。当然我们其他的,比如像药品的问题,一些特殊的医疗器械,包括无创、有创的这种呼吸机,经鼻什么高流量这种机器装置、医疗设备,通过医疗行政主管部门的大力协调,包括我们全社会的积极支援,也没有出现特别的匮乏或者是明显的短缺,只是暂时有时候不够。但是我们现在调整了以后,很快就满足了临床的需求。
各位网友要有信心,我们医疗战线经过这么多年我们国家不断的加强建设、加强培训,有一些储备。刚开始可能确实忙乱,但是现在经过一段时间不断地优化、调整、紧急增配,一些厂家紧急加班加点地生产,很快这一块就能够渡过现在的难关。
现在尤其重点是广大的缺医缺药的部门,特别是中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可能是我们未来需要关注或者是重点支援的一个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