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份,超级猩猩在深圳推出全国首家沉浸式健身课程--SUPERMONKEY META 超猩剧幕。官方介绍,SUPERMONKEY META超猩剧幕特有沉浸式剧幕教室,配备全景大屏及智能灯光音响等系统,为不同运动基础的人群提供多元化的运动课程选择、科技化的运动空间体验、有温度社群活动陪伴。
健身多元场景的持续扩展,以及5G、大数据等技术应用的确为品牌借势健身营销带来了新的空间与机遇。政策放宽以后,健身行业需要把握住改革转型的窗口期。
后疫情时代下,健身市场生机何在?
灼识咨询相关报告显示,中国的健身人群渗透率预计于2026年将达到29.3%,中国于2021年为全球健身人群最多的国家,达到3.03亿,预计到2026年将达到4.157亿。2021年中国线上健身市场占整体健身市场的47.0%,预计2026年将占60.6%。
此外,据天眼查不完全统计,2022年至今,运动健身行业相关融资多达75笔。其中,10月19日,三柏硕在深交所上市,是专注于各类休闲运动器材和健身器材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的中外合资企业。互联网健身平台方面,悦动圈于12月9日获得D轮融资,融资金额暂未公布。
对于线下健身房来说,政策放宽无疑是利好消息。虽然线上健身平台为消费者带来了居家健身的场景需求,但对于器械运动、社群交往等特定需求仍需要线下健身房来满足。
业内分析认为,疫情并未从根本上大规模塑造用户线上健身的习惯,疫情结束后,预计国内线上健身平台的用户,将规模性返回到线下健身房。
乐刻方面向记者透露,乐刻在线下仍然在扩张,乐刻健身和FEELINGME乐刻私教馆两个产品都在持续地规模化。今年10月,FEELINGME全国门店数超过100家,入驻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广州、南京、武汉、苏州等8座城市。
乐刻2022年全年拓店预计在400家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当用户重归线下时,它的固有短板和已形成的居家健身习惯会带来体验差异,如何寻找新出口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张书乐指出,线下健身房有一定固有客源,但最大的问题依然是用教练和专业器械来留住一批长期健身的硬核粉,且线下健身房的辐射面小、内容同质化高,缺少刺激更多用户形成消费欲望的引爆点。
反观在线健身,在疫情期间确实有一部分健身房用户做了无奈选择、也会在政策调整后回归健身房,但它最大的效果是对普通用户完成了第一次孵化,形成了实际破圈的效果,并突破了过去带货场景只是健身产品的局限,后续会有一个平稳沉淀期,然后继续破圈。
2021年至2026年,线上健身会员及健身内容产生的收入预计将以30.8%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显著高于同期线下健身会员及健身课程6.2%的复合年增长率;线上健身装备及服饰产生的收入预计将以23.9%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而同期线下健身装备及服饰销售的复合年增长率为3.3%。
张书乐认为,疫情催化了普通消费者对于健康的诉求,也就形成了对随时随地都可健身的痒点需求,但还没形成痛点,对于这部分增量用户需求的垂直细分和科学化健身管理,还有待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