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委员代表呼吁将课间10分钟归还学生 能否改为半小时?(3)

2024-03-07 15:41     中国新闻周刊

根据2022年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14.8%的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风险,乡村小学生抑郁风险的检出率为25.2%,焦虑风险的检出率为25.7%。乡村中学生抑郁风险的检出率为20.0%,焦虑风险的检出率为43.6%。

3月5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体育界小组会议在北京举行。图为全国政协委员杨扬在会上发言。 图/中新图片 中新社记者 杨华峰 摄

杨扬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体育活动能够促进大脑释放内啡肽等神经递质,有效缓解压力和焦虑,提升情绪状态。规律的体育锻炼还能增强自信心、社交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对于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和积极人格特质具有重要作用。科学研究表明,定期参与体育活动的中小学生在心理健康水平上显著优于不参与或少参与体育活动的学生。

在杨扬看来,确保课间10分钟和日常的体育课,正是保证学生心理健康和奠定身体成长基础的关键所在。

而在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运动健康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厉彦虎看来,课间休息的问题无法解决,会在一定程度上长远影响青少年的身体健康,需要进一步加以重视。

厉彦虎对中国新闻周刊介绍称,当前我国中小学生发生脊柱侧弯人数已经超过500万人。全国每年新增的约30万病例中,超半数为青少年,女生发病率是男生的8-10倍。

"根据我们的调研数据,全国在校学生脊柱异常概率已达约50%。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自2011年正式开展青少年脊柱健康研究,结果发现,青少年脊柱侧弯的发生率从二十年前的1%-3%,达到现在的10%左右。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是学生们的学习压力比较大,伏案时间长,姿态管理意识不强,对脊柱健康较为忽视。此外,我国青少年高发的视力问题、肥胖问题、心肺功能不足以及心理问题都与此相关。"

"增加孩子的活动时间,是解决当前孩子们身心健康问题的最直接,最有效的缓解方法,尤其要在阳光下运动,切不可'因噎废食'。有研究表明,孩子每天在阳光下进行活动两个小时,能大大改善视力问题。在阳光下,孩子能释放长期在室内身体受到压抑而产生的负能量,心理也会变得更阳光。"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