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研究发现饭量和寿命的关系:饭量减少1/3延寿20年,靠谱吗?

2023-03-30 11:00     今日头条

美国国立衰老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他们通过小白鼠和猴子的实验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从中发现饭量越小与寿命有着一定的联系。

实验过程中将小白鼠的饮食进行了控制之后,发现他们的寿命有着明显的延长趋势,并且与衰老相关的疾病也会随之而去,为了证明实验的严谨性,后来研究人员也是因为小白属于人类,有着一定的差距,所以更换了实验对象,选择了猴子认为猴子的基因与人类的加速度更高。

而进行过实验之后,将猴子的饮食减少了大约1/3,结果显示猴子的外表相对于不控制饮食的群体更加年轻,而且疾病的发病率有所降低,说明饮食大约可以延长20岁左右,由此得出了一定的结论,那就是吃的越少更加长寿。

怎样饮食更健康?

很多人都知道,日本虽小却是有名的长寿国,根据《欧洲营养杂志》对日本长寿老人(100岁以上)的长期观察发现,其中超过85%以上的老人都非常注重饮食,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聊一聊,这些长寿老人的饮食究竟与其他人有何不同?

1、饮食七分饱

很多长寿老人都有饮食七分饱(限制热量摄入)的习惯,这样的饮食习惯可以帮助减轻胃肠道负担,避免肥胖,很大程度上减少了2型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的发病几率,起到了延长寿命的作用。

但是这里也要提醒大家,七分饱饮食和节食还是有很大的不同,人们在生活中一定要掌握好自己的饮食摄入量,避免热量摄入较少出现低血糖、营养不良等情况。

同时,孕妇、病人、青少年等特殊群体要结合自身情况,保持充足能量供应,避免出现营养不良。

2、多吃豆制品

豆类食物对人体有什么好处呢?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豆类食物中含有丰富的卵磷脂、钙元素、蛋白质等物质,对人体健康十分有利。

而且,2022年上海肿瘤研究所人员在《科学通报》杂志上发布了"多吃豆制品可以预防癌细胞的结论。"因为通过试验发现,豆类食物中含有大量的大豆异黄酮元素,而这种物质可以抑制体内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

因此,建议,每天食用25-30g左右的豆制品也就不难理解啦。

3、饮食多样化

2021年最新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天摄入12种食物,一周摄入25种食物。可能很多人会感到疑惑,不明白为什么建议吃这么多种类的食物。其实,早在2012年美国研究人员就对猿猴类动物进行了,限能饮食和多样化饮食对照试验。

结果发现长期保持多样化饮食和限能组动物的寿命相当,而上文中我们说过,限制饮食对可以一定程度延长动物的寿命。所以该实验得出饮食多样化同样对寿命的延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4、烹饪少油、少盐

根据调查发现,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都钟爱重口味食物(多油、多盐),可是你知道吗?就是这些重口味食物会极大伤害人体心脑血管。

长时间油脂摄入量过高会导致机体血液胆固醇增加,严重影响血流速度和血液循环,久而久之可能会导致血管狭窄、出现血管堵塞。

而盐的主要成分是钠元素,正常情况下,人体血液中的钾、钠元素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从而帮助维持渗透压平衡。而一旦食盐摄入量过高会导致体内钠元素紊乱,出现水钠潴留,诱发高血压。

所以建议人们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人每天用油量控制在25克以下,食盐摄入量控制在5克以下。

5、避免食用过热食物

我国很多人都有"喝热水、吃热食"的习惯,可是你知道吗?长时间食用过烫食物会大大增加食道癌发生的几率。

事实上,早在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已经将65℃以上的高温食物列为了2A级致癌物,因为反复刺激受损的食道粘膜,会提高癌变风险。

所以建议尽量将食物的温度控制在37℃以下,避免其对胃黏膜造成损伤。

阅读下一篇

早起有5个“短命习惯”,快对照看看,若1个不占,长寿或离你很近

生活中,有很多人都存在不良的习惯。如果长期存在不良习惯没有改正,往往会使人的寿命缩短,甚至带来严重的身体损伤。因此,平时需要注重身体的健康保养,通过合理的方式来延长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