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当局外事工作不断碰壁,台舆论担忧引爆新一轮“断交潮”

2024-05-24 11:36     环球网

赖当局外事工作不断碰壁,岛内担心引爆新一轮"断交潮"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张若】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在就职讲话中大谈新"两国论",不仅引发两岸关系空前紧张,近日在国际社会上也四处碰壁。岛内担心,赖清德当局将导致台湾的外事工作进一步受挫,甚至引爆新一轮的"断交潮"。

国际驾照突然不被承认

据台湾《联合报》5月23日报道,有岛内民众近期在社交网络上反映,"已经不能在奥地利自驾了",台湾的国际驾照不能在奥地利使用,而且是最近几天才作出的限制。据岛内民众向台媒透露,因近期计划到奥地利旅游,便致电台北驻奥地利代表处询问,得到的回答是"奥地利政府对台湾非常不友善,认为台湾不在《日内瓦道路交通公约》内",目前也没有替代方案可循,只能改其他交通方式,并表示代表处也是"刚刚才知道"。据称,台北驻奥地利代表处表示,"虽然努力与对方沟通,但尚未得到满意的结果"。

22日,台北驻奥地利代表处在脸书上称,代表处日前向奥地利交通部询问有关台湾国际驾照在奥地利的使用规定,获奥交通部答复,认为台湾国际驾照在奥地利无效,"该处正在与奥地利外交部及交通部协商中,希望可赶快找出双方互利的解决方案"。

台外事部门22日下午证实此事,发言人萧光伟23日称,"基于平等互惠原则,停止奥地利持国际驾照人士在台湾开车"。有记者询问"奥地利不承认台湾国际驾照,是否与大陆有关?"萧光伟没有正面响应,只是表示"已经指示驻奥地利代表处接洽奥地利政府,争取民众权益"。

密切关系或生变

上述事件只是最近台湾在外事方面碰壁情况的冰山一角。更让赖清德当局感到头疼的,是梵蒂冈与大陆关系的"重大升级"。据本报此前报道,梵蒂冈圣座国务卿、枢机主教彼得罗·帕罗林21日表示,梵蒂冈希望在中国大陆设立常设办事处。路透社称,"这将是两国关系大幅升级"。台媒广泛关注了该消息,台湾《中国时报》23日引述了帕罗林的话称,"形式可以有所不同,我们不要仅仅故步自封于一种方式"。22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回应说:"近年来,中国和梵蒂冈保持接触,就双边关系和国际热点问题深入沟通,不断增进了解与互信。我们愿同梵方共同努力,推动中梵关系不断改善。"

多家台媒认为,梵蒂冈的表态意味着"台梵关系可能生变"。民进党"立法院"党团干事长吴思瑶声称已做足准备,"事前可以预判,大陆在'5·20'前后在外交作为上进行施压"。

而在非"邦交国"中,一度与民进党当局关系密切的立陶宛也传出可能让"台湾代表处"改名的消息。2021年,民进党当局在立陶宛成立"台湾代表处",目前台当局在"非邦交国"设立的代表处绝大多数以"台北"冠名,只有立陶宛与未受国际普遍承认的索马里兰使用"台湾"字样。5月12日,立陶宛举行总统选举,现任总统瑙塞达在竞选期间要求"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改为"台北",以化解与北京日益紧张的关系。台湾政治大学外交系教授黄奎博直言,看来台外事部门没有筹码与立陶宛协商。此外,立陶宛这次大选有8位候选人竞选,包括瑙塞达在内,共有5位候选人表示支持或不排除更名"台湾代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