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受汉武帝《轮台罪己诏》的影响以外,在汉昭帝登基称帝之后,西汉朝廷的"朝堂局势"其实也并不乐观,从而也就导致霍光根本腾不出手来发动对外战争。
因为早在汉武帝驾崩之前,除了霍光以外,同时还册封了车骑将军"金日磾"、以及御史大夫"桑弘羊"二人,且要求这三人一起辅佐汉昭帝。
但"金日磾"仅仅辅政一年多便因病逝世,之后又由于种种原因,霍光与桑弘羊之间也产生了分歧。
好比如,"及御史大夫桑弘羊建造酒榷、盐铁,为国兴利,伐其功,欲为子弟得官",顾名思义,桑弘羊在"金日磾"病逝以后,觉得自己立下了不少功劳,所以想让霍光给自己的家族子弟安排个一官半职什么的。--《汉书·卷六十八·霍光金日磾传第三十八》
可结果却并不如他所想,被霍光给严辞拒绝了,两人也就此分道扬镳,产生了分歧。
与此同时,燕王刘旦也不安分,早在后元元年,也就是公元前88年,就曾派使者前往长安,向汉武帝上疏,要求带兵宿卫长安,希望得立太子之位,可是最后汉武帝不但削其三县,反而还立刘弗陵为太子。
因此,燕王刘旦一直都在暗中筹划着推翻汉昭帝,自立为天子,所以,中间的小动作自是不少。
一来二去之下,到了始元六年,与霍光有分歧的桑弘羊又莫名其妙的被燕王刘旦牵连,"盖主、上官桀、安及弘羊皆与燕王旦通谋,诈令人为燕王上书,言:光出都肄郎羽林,道上称跸,太官先置",赫然是捏造了一个霍光意图谋反的罪名。--《汉书·卷六十八·霍光金日磾传第三十八》
但汉昭帝却并不相信,依旧一如既往的支持霍光,但毫无疑问,此时的朝堂局势对汉昭帝以及霍光都十分不利,毕竟另外一个辅政大臣"桑弘羊"都站到燕王刘旦那一边了不是吗?
而后到了元凤元年,由于还有人替燕王刘旦说霍光的坏话,汉昭帝忍无可忍之下,下发了一道诏书,"大将军国家忠臣,先帝所属,敢有谮毁者,坐之",俨然与霍光更为亲近。
不过,虽然这道诏书暂时让燕王等人无话可说。但也同时激起了燕王等人发动武装政变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