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诊师、助浴师等新兴职业潮涌,居家养老成了创业风口?(7)

2022-10-31 08:57  新京报

在今年年中,李民花曾经深入社区,帮助社区养老驿站制作调查问卷。问卷调查结果让她印象深刻,当问及老人需要什么样的上门养老服务时,80%的老人或家属都勾选了不需要什么服务。这让李民花也感到居家养老服务的推广任重道远。

曾在养老驿站工作过的梅梅告诉贝壳财经记者,不少养老驿站经营状况并不理想。政府为社区老人发放的补贴会以抵扣的形式包含在服务项目中,但老人普遍付费意愿不强,更喜欢自己或者让子女、保姆解决生活需求问题。例如,上门擦玻璃市场收费60元每小时,经过补贴,社区只需要40元每小时,但几乎没有老人会主动选择这项服务。梅梅向贝壳财经记者透露,除非社区驿站内设有床位,有老人入住,否则大部分老人只会主动选择理发这类免费项目。也正因为市场需求萎靡,驿站无法运营部分付费项目,所以一些服务项目等同虚设。

在胡先生看来,现在很多创业者并没有弄明白居家养老市场上的真需求和伪需求。与机构养老相比,居家养老成本低、灵活性高,也是中国绝大多数老人养老的主流选择,但大趋势并不代表强需求,胡先生认为,无论是助浴还是陪诊目前都不是独居老人真正的高频、硬性需求,"客源不足只能说明产品还不够硬,居家养老行业还在等待一个爆款项目的出现,或者说,现在行业还没发展到真正的强需求时代"。

两位做养老项目的创业者均告诉贝壳财经记者,他们的付费客户基本都是子女,很少有老人主动联系他们购买服务。苏明薇认为,现在的老人主要是50后、60后,他们崇倡节俭,对服务类项目付费意愿不高,但下一批80后的消费习惯截然不同,他们对服务类项目付费意愿更高,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更高。她认为,居家养老行业将会是一波新的风口,在未来发展前景巨大。

虽然客源有限,但客户的忠诚度和高复购率也让苏明薇看到了未来培养老年人消费习惯的可能性,现在,他们需要做的就是尽量扩大客源,让自己先活下去。

同时,几位创业者都在积极接触B端客户。李民花告诉贝壳财经记者,经由媒体报道,团队社会关注度提高后,有越来越多的C端客户能够直接找到他们,还有一些B端客户前来寻求合作,其中主要为驿站、医院、社区等机构。也有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为其主动介绍渠道资源。目前他们的订单中约有20%来自养老驿站介绍。

苏明薇也表示,自己的团队不断打磨服务流程,优化服务体系,希望能与大的B端公司建立合作。"养老服务从来都不是什么能赚大钱和快钱的项目,但我依然认为它会是未来最大的风口。"苏明薇说。